拼音yán bù jí yì
注音一ㄢˊ ㄅㄨˋ ㄐ一ˊ 一ˋ
成語解釋
言不及義
繁體言不及義
⒈ ?義:義理,指事情的道理。指只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說到正經的道理。
例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
英never talk about anything serious; talk frivolously;
⒈ ?說話不涉及正經道理。
引《論語·衛靈公》:“羣居終日,言不及義。”
《魏書·陽固傳》:“臣位卑識昧,言不及義,屬圣明廣訪,敢獻瞽言。”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四萬萬男女同胞、僑胞、異胞之中,有的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的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⒈ ?只說些無聊話,沒有談到正經的道理。
引《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〇四回》:「他兩個,便無話不談。真所謂言不及義,那里有好事情串出來?」
1.會當真去精研對方政體上的得失缺漏,對各國的情況也多半是道聽途說,其中多半有荒誕不經之處,說好聽點這本書有點霧里看花,說的難聽點,就是隔靴搔癢,言不及義。
2.他不好好讀書,在同學中穿梭往來,拉拉扯扯,說話言不及義,大家都討厭他。
3.他不好好讀書,在同學中穿梭往來,拉拉扯扯,說話言不及義,大家都討厭他。
4.會當真去精研對方政體上的得失缺漏,對各國的情況也多半是道聽途說,其中多半有荒誕不經之處,說好聽點這本書有點霧里看花,說的難聽點,就是隔靴搔癢,言不及義。
5.然思及往事,歷歷在目,心潮難平,欲寫,言不及義,拍案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