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ōng sūn bù gěi
注音ㄩㄥ ㄙㄨㄣ ㄅㄨˋ ㄍㄟˇ
成語解釋
饔飧不給
繁體饔飧不給
⒈ ?一日三餐不能自給。形容窮苦。
⒈ ?一日三餐不能自給。形容窮苦。
引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天下第一》:“錙銖無所取,至饔飧不給,部民有餽白粲者,嚴卻之。”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范石夫朋舊尺牘>跋語》:“僦寓 相城,不蔽風雨,饔飧不給。”
亦作“饔飱不給”。 清 譚嗣同 《仁學》二四:“衰國之民,饔飱不給,裋褐不完。”
⒈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非常困苦。明·朱國楨也作「饔飧不飽」、「饔飧不繼」。
引《涌幢小品·卷一一·天下第一》:「至饔飧不給,部民有饋白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