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án bù
注音ㄩㄢˊ ㄅㄨˋ
繁體緣簿
⒈ ?僧侶化緣的簿。
英leaflets of donors used by Buddhists;
⒈ ?寺廟化緣的簿本。
引清 陳天華 《獅子吼》第五回:“那知客便把緣簿拿了出來請他們寫。”
《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因為廟里本沒有香火田,又沒有緣簿,但凡人家寫緣簿的,自然都寫在那清修的廟里去,誰肯寫在這半清不渾的廟里呢?”
⒉ ?泛指募捐的簿冊。
引鄒韜奮 《僑胞匯款到淪陷區的疑問》引“讀者來信”:“此間家在各淪陷區的僑胞,常有接到 香港 各同鄉會付來之捐款緣簿,請求救濟各留鄉難民。”
⒈ ?僧寺化緣募捐的簿冊。
引《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待我假造一本緣簿,只說龍華寺里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只少二千五百塊洋錢,要是肯捐,功德無量。」
1.貴王侯,要我超度生靈,莫不篩出來,任我口腹貪饕;大和尚,要我開題緣簿,莫不沽將來,任我杯盤狼藉。
2.經眾僧商榷準備向八方施主求助,并有一個決議,凡捐贈兩千元以上者,皆可在緣簿上留下姓名,待日后工程完峻,鐫刻于殿墻以示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