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撓腮
詞語解釋
抓耳撓腮[ zhuā ěr náo sāi ]
⒈ ?亂抓耳朵和腮幫子。形容焦急、忙亂或苦悶得無法可施的樣子。也形容高興而不能自持的樣子。
英scratch one’s head (as a sign of anxiety);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抓耳搔腮”。
⒉ ?形容焦急、苦悶,生氣時想不出辦法的樣子。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個是處。”
《鏡花緣》第十八回:“多九公 只急的抓耳搔腮,不知怎樣才好。”
《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公子只急得抓耳撓腮,悶了半日。”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二:“大概就是因為這個,他急得抓耳撓腮。”
⒊ ?形容高興得不知怎么辦才好的樣子。
引《西游記》第二回:“孫悟空 在旁聞講,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
《平山冷燕》第十一回:“宋信 聽了,喜得抓耳撓腮,滿心奇癢,哈哈大笑。”
《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饒鴻生 那里經見過這種境界?直喜得他抓耳搔腮。”
《老殘游記》第三回:“姚云 翁就將閣下學問怎樣,品行怎樣,而又通達人情,熟諳世勢怎樣,説得宮保抓耳撓腮,十分喜歡。”
國語辭典
抓耳撓腮[ zhuā ěr náo sāi ]
⒈ ?抓抓耳朵,搔搔腮幫子。形容人在喜悅、生氣、焦急或苦悶時的神情。也作「爬耳搔腮」、「抓耳搔腮」。
引《西游記·第一回》:「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
《紅樓夢·第一二回》:「賈瑞聽了,喜的抓耳撓腮。」
分字解釋
※ "抓耳撓腮"的意思解釋、抓耳撓腮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結果光復一時手賤,拿起棋子就破掉了定吉抓耳撓腮都想不出應對之法的棋局。
2.蹺,望著面對鐵錨抓耳撓腮的韓建成和巧笑嫣然的搖船少女,有人笑出聲。
3.這個時候老貓自己底蘊不足的問題就顯示出來了,很多次因為情節和描寫的問題抓耳撓腮,痛苦不堪。
4.這道數學題他怎么也解不出來,急得抓耳撓腮。專橫跋扈。
5.印象中,孫悟空這個最受歡迎的中國卡通人物,總是充滿了童趣的可愛猴子形象,手搭涼棚、不停地抓耳撓腮。
6.在作文考試中,有的同學如魚得水,喜笑顏開,有的同學抓耳撓腮,愁眉苦臉。
7.飛機馬上就要起飛了,他還沒有來,急得我們幾個抓耳撓腮,如熱鍋上的螞蟻。
8.那怪石千姿百態,有的像美猴王抓耳撓腮,有的像盆景中重疊著的山巒,有的像額頭豐滿的老壽星。
9.BB急得抓耳撓腮,無奈他只好用粘床底技術將自己粘在靠近門的天花上。
10.一炷香的時間幾乎都過去了,邁克爾依舊是苦思無果,抓耳撓腮起來……上官邪魅地笑了起來,緩緩蹦出了兩個字:“草莓(草沒)!”。
相關詞語
- ěr wén mù dǔ耳聞目睹
- shǒu zhèng bù náo守正不撓
- ěr pàn耳畔
- ěr mù yī xīn耳目一新
- ěr guāng耳光
- ěr mù guān耳目官
- ěr sāi耳塞
- zhuā jǐn抓緊
- bō yì ěr dìng lǜ玻意耳定律
- ěr mù cháng耳目長
- zǔ náo阻撓
- mù ěr木耳
- ěr cōng mù míng耳聰目明
- ěr huán耳環
- bái mù ěr白木耳
- ěr rú mù rǎn耳濡目染
- hēi mù ěr黑木耳
- ěr jī耳機
- ěr duǒ耳朵
- ěr mù耳目
- tāo ěr慆耳
- yǎn ěr tōu líng掩耳偷鈴
- tiāo ěr挑耳
- qīng ěr傾耳
- ěr shí耳識
- chóng ěr重耳
- ěr sòng耳誦
- ěr yǔ耳語
- ěr chún耳唇
- lián sāi蓮腮
- ěr sūn耳孫
- ěr zǐ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