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丁
詞語解釋
壯丁[ zhuàng dīng ]
⒈ ?年壯的男子。指服勞役的民丁或到達當兵年齡的人。
英able-bodied man (subject to conscription);
引證解釋
⒈ ?舊時稱達到服勞役年齡的青壯年男子。猶言丁壯。
引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元佑 差役勑:人戶差役,除耆長、戶長、壯丁須正身充役,其餘公人如愿顧人充代者,并許任便。”
《宋史·食貨志上六》:“朝廷審定民役,差募兼行,斟酌補除,極為詳備……其五曰:壯丁皆按戶版簿名次實輪充役,半年而更。”
⒉ ?舊時稱達到服兵役年齡的青壯年男子。亦指由民籍轉入軍籍者。
引《宋史·兵志五》:“治平 二年, 廣南西路 安撫司集 左、右 兩江四十五溪洞知州、洞將,各占隣迭為救應,仍籍壯丁,補校長,給以旗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紀隆平》:“鄉村農夫,離父母,棄妻子,投充壯丁,生不習兵而驅之 地,以故烏合瓦解,卒無成功。”
清 林昌彝 《守御四策》:“今宜札飭沿海州縣,按所屬陸路四鄉大小村莊,查明每村共有壯丁若干,作為民勇。”
鄒韜奮 《關于征兵的問題》:“他有一天被一個縣長請去吃飯,看見警察抓進三個面無人色的貧苦農民。他問縣長這抓來的是什么?縣長答說這是抽來的壯丁。”
國語辭典
壯丁[ zhuàng dīng ]
⒈ ?年齡已達可服勞役的壯年男子。也作「丁壯」。
引《宋史·卷一七八·食貨志上六》:「壯丁皆按戶版簿名次實輪充役,半年而更。」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得馬二千三百三十六疋,壯丁五千八百八十一人,撥隸范延光軍下調發。」
反衰翁
⒉ ?泛稱男子。
例如:「他家又添了一個壯丁。」
分字解釋
※ "壯丁"的意思解釋、壯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二百十四、美俄鬧兵荒給罪犯發道德豁免證上街抓壯丁。
2.舊社會抓壯丁,鬧得村村雞犬不寧。
3., 1941在家務農時被抓壯丁入伍,被編入中國遠征軍第五軍奔赴滇緬印戰場,成了一名炮兵。
4.他的“ 手锏”就是動不動拉人“抽壯丁”,不管是小商販、老裁縫還是舞女、醫生都要“敲竹杠”,甚至連住在閣樓底下的小皮匠也不放過。
5.舊社會抓壯丁,鬧得村村雞犬不寧。
6.霍天原本的估計還太過保守,此時遙看荒原勁頭,萬馬奔騰,仿若潮水般向這邊彌漫而來,顯然,壯丁們缺乏警覺,午夜的篝火引起了這批兇殘暴卒的覬覦。
7.*裁*制:你有兩只奶牛.政府全部牽走,然后把你拉去做壯丁.
相關詞語
- èr dīng二丁
- dīng xiāng丁香
- zhuàng jié壯節
- dīng xiāng hé丁香核
- dīng shēn qián丁身錢
- dīng líng丁玲
- dīng xiāng hè丁香褐
- dīng dōng丁東
- dīng dīng丁丁
- dīng xiāng tóu丁香頭
- dīng xiāng shì丁香柿
- bǔ dīng補丁
- zhuàng nián壯年
- dīng yī mǎo èr丁一卯二
- dīng xiāng zhú丁香竹
- dīng xiāng jié丁香結
- liáo dōng dīng遼東丁
- páo dīng jiě niú庖丁解牛
- 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 shì dīng適丁
- tàn dīng探丁
- zhuó zhuàng茁壯
- dīng diǎn er丁點兒
- dīng líng丁令
- zhuàng yáng壯陽
- zhuàng kuò壯闊
- zhuàng yì壯毅
- zhuàng zhì壯志
- zhuàng xīn壯心
- dīng niáng shí suǒ丁娘十索
- xū dīng圩丁
- zhuā dīng抓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