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uī wáng zhú běi
注音ㄓㄨㄟ ㄨㄤˊ ㄓㄨˊ ㄅㄟˇ
成語解釋
追亡逐北
⒈ ?追擊戰敗逃跑的敵人。也說“追奔逐北”
例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漢·賈誼《過秦論》
英pursue and attack;
⒈ ?追擊敗逃的敵人。
引《史記·田單列傳》:“燕 軍擾亂奔走, 齊 人追亡逐北。”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三道俱進,果衝 休 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 夾石, 獲萬餘。”
亦作“追亡逐遁”、“追奔逐北”。 《管子·兵法》:“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飄風,擊刺若雷電。”
《三國志·蜀志·李恢傳》:“於是 恢 出擊,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 槃江。”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三:“追奔逐北,掃地無遺。”
魯迅 《<華蓋集>后記》:“又好像 楚霸王 ……追奔逐北的時候,他并不說什么。”
⒈ ?追擊戰敗而逃走的敵軍。也作「追奔逐北」。
引《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三道俱進,果沖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 獲萬余。」
《文選·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英語to pursue and attack a fleeing enemy
1.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