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攻城圍邑,若敵糧多人少,外有救援,可以速攻,則勝。法曰:「兵貴拙速?!?/p>
三國,蜀將孟達降魏,遂領新城太守,未幾,復連吳附蜀以叛魏。司馬懿潛軍進討,諸將言達與蜀交結,宜觀望而后可。懿曰:「達無信義,此其相疑之時,當及其未定,促而決之?!鼓吮兜兰嫘?,〔八日〕至其城下。吳、蜀各遣將救達,懿乃分兵拒之。初,達與諸葛亮書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聞吾舉事,表上天子,比相往反時,一月間也,則吾城已固,諸將足辦。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辜氨剑_又告亮曰:「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達于外為木柵以自固。懿渡水,破其柵,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李輔等 達首,開門以降。
譯文及注釋
大凡圍攻城邑的作戰,如果守城之敵糧多兵少,且有外部援助,可以采取快攻速決,就能(乘其外援未到而)取得勝利。誠如兵法所說:“用兵最為寶貴的是,寧肯指揮笨拙但求速勝?!比龂鴷r期,蜀國將領孟達投降了魏國,于是被任命為新城太守而駐扎在上庸城。但不久,他又聯吳歸蜀而背叛了魏國。魏將司馬懿秘密發兵進討孟達。當時,眾多將領都說孟達與吳、蜀二國有了聯絡,因此應當首先觀察事態的變化爾后再采取行動。但司馬懿卻說:“孟達是個沒有信義的人,現在正是他與吳、蜀之間相互猜疑的時候,應當趁其猶豫不決之時,迅速把他解決掉?!庇谑蔷陀H率大軍以一天趕行兩天路程的速度,連續行軍八天而抵達上庸城下。此時,吳、蜀兩國也都各自派將統兵前來援救孟達。對此,司馬懿則分別派兵加以抵御。孟達在叛魏附蜀之初,曾給蜀相諸葛亮寫信說:“宛城離洛陽八百里,而距我這里有一千二百里。駐守宛城的司馬懿獲悉我起兵舉事后,必先寫奏表上報洛陽的魏明帝,等到皇帝批復回來時,已經一個月時間了。到了那時,我的城防已經加固,諸將所屬部隊都已部署停當。況且,我軍地處深遠而險要,司馬懿必定不會親自前來,其他將領來進攻,我就沒有憂慮之事了?!钡斔抉R懿親自率兵突然來到之后,孟達又趕緊告訴諸葛亮說:“我起兵舉事僅僅八天,司馬懿就率兵來到我的城下,他的行動怎么這樣神速??!”上庸城三面臨水,地勢險要,而孟達又于城外構筑木柵以加強防御。司馬懿揮軍渡過河水,沖破木柵,直抵城根,然后分兵八路攻城,僅僅經過十六天時間,孟達的部將李輔等人便 孟達,打開城門而投降了司馬懿。參考資料:
1、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28/19/13370732_4445317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