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
詞語解釋
包藏[ bāo cáng ]
⒈ ?蓄含。
例大海包藏著許多秘密。
英contain;
⒉ ?隱藏。
例包藏禍心。
英美harbor; 英harbour; conceal;
引證解釋
⒈ ?隱藏;包含。
引《南史·蕭正德傳》:“豈謂汝狼心不改,包藏禍胎,志欲覆敗國計,以快汝心。”
唐 元稹 《度門寺》詩:“剪鑿基階正,包藏景氣濃。”
元 無名氏 《博望燒屯》第四折:“你手掿著黑白二子,乾坤事一掌包藏。”
巴金 《關于<海的夢>》:“海是那么大,那么深,它包藏了那么多的沒有人知道過的秘密。”
⒉ ?指包含隱藏的禍心。
引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于時 李重進 兇狡無厭,跋扈有狀。公明惟先見,志在奪謀,飛章述其包藏,密旨委以經略,故有 通州 巡警之役焉。”
宋 岳飛 《奏乞出師札子》:“粘罕 因得休養兵馬,觀釁乘隙,包藏不淺。”
⒊ ?包裹收藏。
引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地僻誰我從,包藏置廚簏。”
⒋ ?猶包涵;寬容。
引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一章:“便是平日誰跟誰有什么過不去的事兒,也得包藏包藏,犯不著對外人說。”
國語辭典
包藏[ bāo cáng ]
⒈ ?隱含、隱藏。也作「苞藏」。
引《大宋宣和遺事·利集》:「交結閹官,包藏禍心。」
《三國演義·第二一回》:「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反暴露 袒露 羅列 揭露
英語to contain, to harbor, to conceal
法語contenir, receler, cacher
最近近義詞查詢:
換取的近義詞(huàn qǔ)
帶動的近義詞(dài dòng)
不然的近義詞(bù rán)
密斯的近義詞(mì sī)
整個的近義詞(zhěng gè)
黑市的近義詞(hēi shì)
妻子的近義詞(qī zǐ)
安排的近義詞(ān pái)
河邊的近義詞(hé biān)
謳歌的近義詞(ōu gē)
切切的近義詞(qiè qiè)
十全十美的近義詞(shí quán shí měi)
造作的近義詞(zào zuò)
依法的近義詞(yī fǎ)
勢力的近義詞(shì lì)
放棄的近義詞(fàng qì)
聯合的近義詞(lián hé)
典禮的近義詞(diǎn lǐ)
干燥的近義詞(gān zào)
若干的近義詞(ruò gān)
傻瓜的近義詞(shǎ guā)
歸國的近義詞(guī guó)
補償的近義詞(bǔ cháng)
明白的近義詞(míng bái)
腐化的近義詞(fǔ huà)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jiàn yì gǎn wéi見義敢為
- yì jù義據
- sī yǒu私有
- zài lǐ huì在理會
- ān mín gào shì安民告示
- wǔ sè五色
- dēng chǎng登場
- duǎn zhǔ bù短主簿
- liè níng zhǔ yì列寧主義
- qīng jī qiāng輕機槍
- dìng shēn fǎ定身法
- xún jī尋機
- tiáo jiě調解
- lì tǐ立體
- lǚ lǚ屢屢
- yī zhī huā一枝花
- kuò chōng擴充
- cǎo yī shì草衣士
- hǎo shuō dǎi shuō好說歹說
- tì guāng tóu剃光頭
- zǎo nián早年
- jiǔ huì酒會
- qiān qiū千秋
- dǎo lùn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