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
詞語解釋
后手[ hòu shǒu ]
⒈ ?下棋時被動的形勢。
例這一著一走錯,就變成后手了。
英defensive position (in chess);
⒉ ?后路。
例留后手。
英a way of escape;
引證解釋
⒈ ?指接替人,后繼人。
引宋 王令 《韓干馬》詩:“生搜朔野空毛羣, 斷世工無后手。”
⒉ ?指留著備用的錢財。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過了三數(shù)年,覺道用得多了,提提后手看,已用過了一半有多了。”
《紅樓夢》第六二回:“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jìn)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后手不接。”
《歧路燈》第四十回:“我如今存留了一點后手,他只是貪著顧他的聲名,每日只是問我要。”
⒊ ?后面。
引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阿蓋 下階, 施繼宗 隨之,步至后手駱駝石像側(cè)。”
⒋ ?指賄賂。
引許杰 《臺下的喜劇》:“說我壞了 楓溪 的‘名風(fēng)’,說我得了他們的后手。”
⒌ ?棋類術(shù)語。(1)圍棋術(shù)語。指處于被動必須承應(yīng)對方的著法。(2)象棋術(shù)語。含義有二:一指走子次序,誰后走誰為后手;二指棋局形勢,誰被動誰為后手。與先手互為對應(yīng),用意相反。
⒍ ?舊時指接受票據(jù)的人。
⒎ ?比喻回旋的余地。
例如:作事須留后手兒。
國語辭典
后手[ hòu shǒu ]
⒈ ?接替人、繼承者。
引宋·王令〈賦黃任道韓干馬〉詩:「生搜朔野空毛群, 斷世工無后手。」
⒉ ?比喻預(yù)留以為備用的財物。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雖然如此說,心里多想他后手的東西,不敢沖撞,只是趕上前的討好。」
⒊ ?回扣、賄賂。指居間替人說合交易時,私自所扣下來的傭金。也作「背工@@@夾帳」。
例如:「聽說他從這次工程中,得到不少后手。」
近背工 回扣 夾帳
⒋ ?比喻回旋、轉(zhuǎn)圜的余地。
例如:「凡事須留后手。」
⒌ ?稱棋賽中處于被動的守方。
引《醒世恒言·卷九·陳多壽生 夫妻》:「到勝負(fù)已分,卻分說那一著是先手,所以贏;那一著是后手,所以輸。」
相關(guān)成語
- yī qún衣裙
- huáng tǔ dì黃土地
- shōu huò收獲
- èr mìng dǎng二命黨
- tán mù xuē檀木靴
- bǐ cǐ bǐ cǐ彼此彼此
- zòng shēng縱聲
- féng bǔ縫補(bǔ)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fā)
- yóu guāng油光
- shí huà shí shuō實話實說
- tōng zhī通知
- běn nián dù本年度
- dào jiào道教
- gōng fēn公分
- fǎ lǜ法律
- bù qǐ不起
- miàn qián面前
- dōng fāng xīng東方星
- tōng tǐ通體
- bǎi fā bǎi zhòng百發(fā)百中
- zhòng zhèng眾正
- rì lǐ日里
- zhèng cháng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