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斷
詞語解釋
剖斷[ pōu duàn ]
⒈ ?辨明是非,加以判處。
例且不要議論他人,只目今這官司如何剖斷才好。——《紅樓夢》
英decide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引證解釋
⒈ ?剖明決斷。
引《北齊書·孝昭帝紀》:“帝長於政術,剖斷咸盡其理, 文宣 嘆重之。”
唐 吳兢 《貞觀政要·任賢》:“時軍國多事,剖斷如流。”
鄭觀應 《盛世危言·弭兵》:“如是年 法 與 荷蘭 因 南亞美利加 屬地互有齟齬,后遵弭兵會公請 俄國 君主剖斷,得免紛爭。”
⒉ ?分析、判決。
引《隋書·楊汪傳》:“汪 明習法令,果於剖斷,當時號為稱職。”
《紅樓夢》第四回:“且不要議論他人,只目今這官司如何剖斷纔好?”
王闿運 《常公神道碑》:“獄中積囚充滿,案不時結,日夜剖斷,不遑寢食。”
國語辭典
剖斷[ pǒu duàn ]
⒈ ?分割、分開。
引《宋元戲文輯佚·王祥臥冰》:「同鴛枕,共鸞衾,生剖斷兩離分。」
⒉ ?判斷事物的是非曲直。
引《北史·卷七四·楊汪傳》:「汪明習法令,果于剖斷,當時號為稱職。」
《三國演義·第一〇九回》:「須臾,群臣奏事,司馬師俱自剖斷,并不啟奏魏主。」
近判斷
最近近義詞查詢:
消息的近義詞(xiāo xī)
光耀的近義詞(guāng yào)
不能的近義詞(bù néng)
憑據的近義詞(píng jù)
不當的近義詞(bù dāng)
垃圾的近義詞(lā jī)
覺得的近義詞(jué de)
當時的近義詞(dàng shí)
發生的近義詞(fā shēng)
顯現的近義詞(xiǎn xiàn)
全體的近義詞(quán tǐ)
損壞的近義詞(sǔn huài)
國色天香的近義詞(guó sè tiān xiāng)
可惜的近義詞(kě xī)
干枯的近義詞(gān kū)
平均的近義詞(píng jūn)
價格的近義詞(jià gé)
大名鼎鼎的近義詞(dà míng dǐng dǐng)
曖昧的近義詞(ài mèi)
生路的近義詞(shēng lù)
相會的近義詞(xiāng huì)
隨手的近義詞(suí shǒu)
作用的近義詞(zuò yòng)
木匠的近義詞(mù jiàng)
敵人的近義詞(dí ré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