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袁伯夔
贈袁伯夔。近現代。陳三立。 武烈翊中興,楚材冠當代。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廢。湘鄉接桐城,雄跨欲無對。羽翼郭與吳,云龍瞻進退。湘綺別樹幟,映古紛雜佩。末運稍衰竭,能者猶數輩。袁子生其鄉,沾被篤所愛。壯志遂時杰,縱轡忘歷塊。惘惘終自返,一幾八家在。溫故效語言,有穎出荒穢。九霄湛露垂,挹之滋渴肺。此事根效友,冥漠盈萬態。賤簡豎儒業,孤囈絕狂吠。我老余誘子,物外馨謦欬。
武烈翊中興,楚材冠當代。
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廢。
湘鄉接桐城,雄跨欲無對。
羽翼郭與吳,云龍瞻進退。
湘綺別樹幟,映古紛雜佩。
末運稍衰竭,能者猶數輩。
袁子生其鄉,沾被篤所愛。
壯志遂時杰,縱轡忘歷塊。
惘惘終自返,一幾八家在。
溫故效語言,有穎出荒穢。
九霄湛露垂,挹之滋渴肺。
此事根效友,冥漠盈萬態。
賤簡豎儒業,孤囈絕狂吠。
我老余誘子,物外馨謦欬。
陳三立簡介
唐代·陳三立的簡介
![陳三立](/d/file/p/ac372bef41eaf060a00c230b9ddfdb72.jpg)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之譽。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 ,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 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陳三立的詩(18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