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風(fēng)·斜陽外
落梅風(fēng)·斜陽外。元代。李致遠。 斜陽外,春雨足,風(fēng)吹皺一池寒玉。畫樓中有人情正苦,杜鵑聲莫啼歸去。
[元代]:李致遠
斜陽外,春雨足,風(fēng)吹皺一池寒玉。畫樓中有人情正苦,杜鵑聲莫啼歸去。
斜陽外,春雨足,風(fēng)吹皺一池寒玉。畫樓中有人情正苦,杜鵑聲莫啼歸去。
李致遠這首小令狀寫離情。前三句寫景,后二句寫情。開頭即以“斜陽”、“春雨”渲染雨后春晚的寂靜落寞?!帮L(fēng)吹皺一池寒玉”,初看是對外在世界的描寫,其實亦是對主人公的內(nèi)心感受的揭示,不妨視為過渡句。第四句“畫樓中有人情正苦”才開始正面點題,直接道出離人之“苦”。尾句“杜鵑聲莫啼歸去”,表達了企盼離人早歸的殷切之意。整個作品用語含蓄,使相思的凄苦表達得更為深沉。
唐代·李致遠的簡介
李致遠,生平事跡不詳。何夢華抄本《太平樂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陽(今屬江蘇)。存小令26首,套數(shù)4篇及雜劇《還牢未》。仇遠相交甚密。據(jù)仇遠寫給李致遠的《和李志遠君深秀才》詩中說他“有才未遇政績損”“亦固窮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鶴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順,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譜》列其為曲壇名家,評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
? 李致遠的詩(21篇) 〕
宋代:
洪芻
鶴馭臨丹極,龍髯墮玉宸。爐煙猶泛夜,宮蕊已迷春。
夢斷無尋處,神游不見人。傷心天壤內(nèi),血淚染車塵。
鶴馭臨丹極,龍髯墮玉宸。爐煙猶泛夜,宮蕊已迷春。
夢斷無尋處,神遊不見人。傷心天壤內(nèi),血淚染車塵。
元代:
岳榆
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羅。
涼月團團當(dāng)檻白,秋花冉冉隔簾多。
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羅。
涼月團團當(dāng)檻白,秋花冉冉隔簾多。
清代:
安揚名
一團粉雪釀清華,月作精神玉作花。誰識鼠姑能雅澹,不將富貴向人夸。
一團粉雪釀清華,月作精神玉作花。誰識鼠姑能雅澹,不將富貴向人誇。
清代:
陳忠平
差極人臣位,南柯夢轉(zhuǎn)虛。蓋棺論未定,頗費史家書。
差極人臣位,南柯夢轉(zhuǎn)虛。蓋棺論未定,頗費史家書。
明代:
何鞏道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
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里花。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
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