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丁已和濟時幾宜送春)
滿江紅(丁已和濟時幾宜送春)。宋代。趙師俠。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懷索莫。那堪是、日長人困,雨余寒薄。葉底青青梅勝豆,枝頭顆顆花留萼。嘆流年、空有惜春心,憑春酌。歌共酒,誰酬酢。非與是,忘今昨。且隨時隨分,強歡尋樂。世事燕鴻南北去,人生烏兔東西落。問故園、不負送春期,明年約。
[宋代]:趙師俠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懷索莫。那堪是、日長人困,雨余寒薄。葉底青青梅勝豆,枝頭顆顆花留萼。嘆流年、空有惜春心,憑春酌。
歌共酒,誰酬酢。非與是,忘今昨。且隨時隨分,強歡尋樂。世事燕鴻南北去,人生烏兔東西落。問故園、不負送春期,明年約。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懷索莫。那堪是、日長人困,雨餘寒薄。葉底青青梅勝豆,枝頭顆顆花留萼。歎流年、空有惜春心,憑春酌。
歌共酒,誰酬酢。非與是,忘今昨。且隨時隨分,強歡尋樂。世事燕鴻南北去,人生烏兔東西落。問故園、不負送春期,明年約。
唐代·趙師俠的簡介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似師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
? 趙師俠的詩(172篇) 〕
清代:
汪錚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清代:
毛奇齡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艷紅如剪。贅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豔紅如剪。贅婿淳于千裡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宋代:
李彭
平生癡絕百無憂,黨友相嘲顧虎頭。癡黠胸中各相半,要之與我不同流。
平生癡絕百無憂,黨友相嘲顧虎頭。癡黠胸中各相半,要之與我不同流。
宋代:
蘇轍
紈扇新裁冰雪馀,清風不隔纻羅疏。飛升漫寫秦公子,榮謝應憐漢婕妤。
紈扇新裁冰雪馀,清風不隔纻羅疏。飛升漫寫秦公子,榮謝應憐漢婕妤。
明代:
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驪,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宋代:
穆修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云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雲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