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荊門
過荊門。唐代。李紳。 荊江水闊煙波轉(zhuǎn),荊門路繞山蔥蒨.帆勢侵云滅又明,山程背日昏還見。青青麥隴啼飛鴉,寂寞野徑棠梨花。行行驅(qū)馬萬里遠(yuǎn),漸入煙嵐危棧賒。林中有鳥飛出谷,月上千巖一聲哭。腸斷思?xì)w不可聞,人言恨魄來巴蜀。我聽此鳥祝我魂,魂 莫學(xué)聲銜冤。縱為羽族莫棲息,直上青云呼帝閽。此時山月如銜鏡,巖樹參差互輝映。皎潔深看入澗泉,分明細(xì)見樵人徑。陰森鬼廟當(dāng)郵亭,雞豚日宰聞膻腥。愚夫禍福自迷惑,魍魎憑何通百靈。月低山曉問行客,已酹椒漿拜荒陌。惆悵忠貞徒自持,誰祭山頭望夫石。
[唐代]:李紳
荊江水闊煙波轉(zhuǎn),荊門路繞山蔥蒨.帆勢侵云滅又明,
山程背日昏還見。青青麥隴啼飛鴉,寂寞野徑棠梨花。
行行驅(qū)馬萬里遠(yuǎn),漸入煙嵐危棧賒。林中有鳥飛出谷,
月上千巖一聲哭。腸斷思?xì)w不可聞,人言恨魄來巴蜀。
我聽此鳥祝我魂,魂 莫學(xué)聲銜冤。縱為羽族莫棲息,
直上青云呼帝閽。此時山月如銜鏡,巖樹參差互輝映。
皎潔深看入澗泉,分明細(xì)見樵人徑。陰森鬼廟當(dāng)郵亭,
雞豚日宰聞膻腥。愚夫禍福自迷惑,魍魎憑何通百靈。
月低山曉問行客,已酹椒漿拜荒陌。惆悵忠貞徒自持,
誰祭山頭望夫石。
荊江水闊煙波轉(zhuǎn),荊門路繞山蔥蒨.帆勢侵雲(yún)滅又明,
山程背日昏還見。青青麥隴啼飛鴉,寂寞野徑棠梨花。
行行驅(qū)馬萬裡遠(yuǎn),漸入煙嵐危棧賒。林中有鳥飛出谷,
月上千巖一聲哭。腸斷思?xì)w不可聞,人言恨魄來巴蜀。
我聽此鳥祝我魂,魂 莫學(xué)聲銜冤。縱為羽族莫棲息,
直上青雲(yún)呼帝閽。此時山月如銜鏡,巖樹參差互輝映。
皎潔深看入澗泉,分明細(xì)見樵人徑。陰森鬼廟當(dāng)郵亭,
雞豚日宰聞膻腥。愚夫禍福自迷惑,魍魎憑何通百靈。
月低山曉問行客,已酹椒漿拜荒陌。惆悵忠貞徒自持,
誰祭山頭望夫石。
唐代·李紳的簡介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jìn)士,補(bǔ)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xué)史上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yùn)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nóng)》詩兩首:“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 李紳的詩(133篇) 〕
宋代:
陳著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
近山雲(yún)易雨,積水路如溪。
宋代:
喻良能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
我無御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
我無禦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明代:
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fēng)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驪,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yún)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fēng)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宋代:
薛季宣
虎將夏中時,旋復(fù)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guī)摹雖少華,不陋復(fù)不侈。
虎將夏中時,旋複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
建鬥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guī)摹雖少華,不陋複不侈。
宋代:
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zhuǎn)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zhuǎn)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唐代:
王質(zhì)
我性愛風(fēng)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zhuǎn),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
我性愛風(fēng)竹,曆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zhuǎn),時聞雁翩翩。未能叫雲(yún)月,而我獨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