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
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唐代。張九齡。 貴賤雖殊等,平生竊下風。云泥勢已絕,山海納還通。忽嘆登龍者,翻將吊鶴同。琴詩猶可托,劍履獨成空。疇昔嘗論禮,興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議,朝掩祭遵公。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虛北斗,人事罷南宮。上宰既傷舊,下流彌感衷。無恩報國士,徒欲問玄穹。
[唐代]:張九齡
貴賤雖殊等,平生竊下風。云泥勢已絕,山海納還通。
忽嘆登龍者,翻將吊鶴同。琴詩猶可托,劍履獨成空。
疇昔嘗論禮,興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議,朝掩祭遵公。
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虛北斗,人事罷南宮。
上宰既傷舊,下流彌感衷。無恩報國士,徒欲問玄穹。
貴賤雖殊等,平生竊下風。雲泥勢已絕,山海納還通。
忽歎登龍者,翻將吊鶴同。琴詩猶可托,劍履獨成空。
疇昔嘗論禮,興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議,朝掩祭遵公。
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虛北鬥,人事罷南宮。
上宰既傷舊,下流彌感衷。無恩報國士,徒欲問玄穹。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
清代:
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
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
道出錢塘江,十裡無頑壤。鬥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
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
清代:
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明代:
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雲碓無人水自舂。
宋代:
楊萬里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明代:
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明代:
方孝孺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