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和石林韻)
水調歌頭(和石林韻)。宋代。趙師俠。 世態萬紛變,人事一何忙。胸中素韜奇蘊,匣劍豈能藏。不向燕然紀績,便與漁樵爭席,擺脫是非鄉。要地時難得,閑處日偏長。志橫秋,謀奪眾,謾軒昂。蠅頭蝸角微利,爭較一毫芒。幸有喬林修竹,隨分粗衣糲食,何必計冠裳。我已樂蕭散,誰與共平章。
[宋代]:趙師俠
世態萬紛變,人事一何忙。胸中素韜奇蘊,匣劍豈能藏。不向燕然紀績,便與漁樵爭席,擺脫是非鄉。要地時難得,閑處日偏長。
志橫秋,謀奪眾,謾軒昂。蠅頭蝸角微利,爭較一毫芒。幸有喬林修竹,隨分粗衣糲食,何必計冠裳。我已樂蕭散,誰與共平章。
世態萬紛變,人事一何忙。胸中素韜奇蘊,匣劍豈能藏。不向燕然紀績,便與漁樵爭席,擺脫是非鄉。要地時難得,閑處日偏長。
志橫秋,謀奪衆,謾軒昂。蠅頭蝸角微利,爭較一毫芒。幸有喬林修竹,隨分粗衣糲食,何必計冠裳。我已樂蕭散,誰與共平章。
唐代·趙師俠的簡介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似師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
? 趙師俠的詩(172篇) 〕
宋代:
郭祥正
暑雨收殘候,秋云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凈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暑雨收殘候,秋雲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淨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清代:
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後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明代:
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臨,從遊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明代:
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明代:
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
層阿遞流雲,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複。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雲暮,離思泫盈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