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子昭經歷赴淮東
送郭子昭經歷赴淮東。元代。柳貫。 嚴嚴御史府,犖犖聚英彥。計今玉筍班,顯者半郎掾。居中密告猷,治外詳論讞。我游朝士間,聞談輒心羨。胡為三十年,負此一破硯。子昭每相過,開口奇自見。弘壁本不貲,況復加藻薦。安能辭富貴,尚欲志貧賤。平明借馬出,向夕擁書倦。去年參元火,可賀亦可唁。端公坐南床,愛士誠眷眷。屈君廉訪幕,首路走淮甸。生平書檄手,妙在巧裁剸。誰無擾獄市,勿使滋蔓延。平反奉慈母,歡喜潔羞膳。君子既得輿,小人將革面。想當治曹暇,稍稍事游宴。試茗蜀井岡,看花竹西院。古思浩無邊,新語時一轉。定懷京游舊,寄贈比黃絹。交情二紀馀,此別良繾綣。往時媚學侶,散若風蓬旋。今我亦老丑,尚復把經卷。分襟各回首,絮點雜花片。重來都門道,迎子十乘傳。
[元代]:柳貫
嚴嚴御史府,犖犖聚英彥。計今玉筍班,顯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詳論讞。我游朝士間,聞談輒心羨。
胡為三十年,負此一破硯。子昭每相過,開口奇自見。
弘壁本不貲,況復加藻薦。安能辭富貴,尚欲志貧賤。
平明借馬出,向夕擁書倦。去年參元火,可賀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愛士誠眷眷。屈君廉訪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書檄手,妙在巧裁剸。誰無擾獄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歡喜潔羞膳。君子既得輿,小人將革面。
想當治曹暇,稍稍事游宴。試茗蜀井岡,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無邊,新語時一轉。定懷京游舊,寄贈比黃絹。
交情二紀馀,此別良繾綣。往時媚學侶,散若風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復把經卷。分襟各回首,絮點雜花片。
重來都門道,迎子十乘傳。
嚴嚴禦史府,犖犖聚英彥。計今玉筍班,顯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詳論讞。我遊朝士間,聞談輒心羨。
胡為三十年,負此一破硯。子昭每相過,開口奇自見。
弘壁本不貲,況複加藻薦。安能辭富貴,尚欲志貧賤。
平明借馬出,向夕擁書倦。去年參元火,可賀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愛士誠眷眷。屈君廉訪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書檄手,妙在巧裁剸。誰無擾獄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歡喜潔羞膳。君子既得輿,小人將革面。
想當治曹暇,稍稍事遊宴。試茗蜀井岡,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無邊,新語時一轉。定懷京遊舊,寄贈比黃絹。
交情二紀馀,此別良繾綣。往時媚學侶,散若風蓬旋。
今我亦老醜,尚複把經卷。分襟各回首,絮點雜花片。
重來都門道,迎子十乘傳。
唐代·柳貫的簡介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 柳貫的詩(153篇) 〕
唐代:
錢起
故向箕山訪許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掛瓢枝幾變,
石間洗耳水空流。綠苔唯見遮三徑,青史空傳謝九州。
緬想古人增嘆惜,颯然云樹滿巖秋。
故向箕山訪許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掛瓢枝幾變,
石間洗耳水空流。綠苔唯見遮三徑,青史空傳謝九州。
緬想古人增歎惜,颯然雲樹滿巖秋。
唐代:
元稹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里。一家盡是郎腹心,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裡。一家盡是郎腹心,
清代:
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清代:
程云
九日易為風,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
客夢初聞雁,鄉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
九日易為風,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
客夢初聞雁,鄉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
清代:
黃毓祺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明代:
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雲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裡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後,獨留青影送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