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倦客新豐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就像當年的馬周困頓于新豐酒樓、蘇秦貂裘破敗一身風塵。用手指彈著三尺寶劍的劍鋏歌唱,誰能聽懂是什么意思呢?不要顧慮江南英雄年紀大了,任用他照樣可以打敗敵人,使其向中國稱臣。可嘆那些飽讀詩書,想要致君堯舜的人因為神州陸沉而報國無門,無路請纓。
不要感慨什么人生易老,時光易逝,且飲美酒澆愁。有位美女同情我的遭遇,憐惜我的心情,又為我簪戴一朵黃色的菊花。先把請纓封侯的事情放在一邊,姑且賣劍買牛,以求解脫。遙想當年,賈誼因為寂寞傷時而痛哭。
注釋
倦客新豐:用唐代那周事。倦客,倦于宦游的人。新豐,在長安東面,陜西臨潼東。這里作者以馬周自喻。
貂裘敝:衣服破爛不堪。
征塵:旅途的塵土。
彈短鋏:作者以馮諼不得志時彈劍而自喻。
鋏、青蛇:均指劍。
英雄:此暗指詞人自己。
江左:指偏安江南地區。江左老,老 江南。句意是說未想到英雄老 江左。
尊中國:樹立中國的尊嚴,句意是說任用這些英雄可以使國家受到尊重,意即驅逐金人,恢復中原。
君人:指君王。
沉陸:即陸沉。陸地無水而自沉,指隱居。
簪黃菊:簪上一朵黃菊。
萬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統領千戶(猛安)、百戶(謀克),隸屬于都統。
賣劍酧黃犢:《漢書.龔遂傳》記載,渤??ゐ?,襲遂為太守,勸民賣刀劍買牛犢,從事農業生產。酧,同“酧”,指酬付價錢。這里指直須賣刀劍買牛,歸耕田園。
甚:為什么,何必像。
賈長沙:指賈誼。賈誼在漢文帝朝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人稱賈長沙。
參考資料:
1、李肇翔.辛棄疾詞 :萬卷出版社 ,2009年:第80頁
2、聶石樵選注.宋代詩文選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8
滿江紅·倦客新豐創作背景
此詞大約作于淳熙六年至七年(公元1179年-公元1180年)之間。 這首詞大約是辛棄疾閑居上饒擔任有名無實的祠官時所作,詞人反對偏安江左,渴望用世立功,可是最終被迫無奈退隱田園。當
參考資料:
1、李肇翔.辛棄疾詞 :萬卷出版社 ,2009年:第80頁
2、丁華民,孟玉婷主編.文豪書系 辛棄疾 第十九卷.第103頁: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3
滿江紅·倦客新豐鑒賞
上闋先以馬周、蘇秦、馮諼三個人物失意落寞的遭際自比,然后直攄胸臆,抒發不平:“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此二句看似尋常語,但卻道破了南宋政治現實。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是個徹頭徹尾的投降派,后來的皇帝基本上一脈相承,多少仁人志士請纓無路,報國無門,銜恨以終。至此可知中國之不尊,罪在最高統治者。前結仍抒上意。讀書萬卷,志在輔佐君王,報效國家,反退而隱居,埋在底層,于詩書冠一“嘆”字,可知感慨之深。本可以輔佐君王以尊中國,但卻被棄置了,豈不令人悲痛!上片連用典故,壯懷激烈,悲歌慷慨,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的無法實現統一中國的憤世之情。
下闋從側面立意,在報國無路的情況下,便寄情詩酒,歸隱田園,故作曠達,隱痛深哀,仍充滿字里行間。“休感慨”,實際是感慨有何用,不如藉美酒以消愁解恨。而人生易老,即使歡樂也難以盡興。接再作超脫:“有玉人憐我,為簪黃菊”。轉而又作憤語:“且置請纓封萬戶,竟須賣劍酧黃犢?!边@里表示放下請纓 敵、立功封侯的念頭,歸隱田園,以求解脫。最后引賈誼事作結:“甚當年,寂寞賈長沙,傷時哭”。賈誼為什么因寂寞而傷時痛哭呢?以反問的形式透露了詩人故作曠達而始終無法擺脫的痛苦,這種曠達精神,實質上是他的悲痛情緒發展到更深沉的表現。托古喻今,長歌當哭,全詞借古人之酒杯,澆我胸中之塊壘,這塊壘似乎越澆越多了,因為辛棄疾的“悲劇”乃時代使然,終南宋王朝力主恢復的抗戰潮流,不過細波微瀾而已。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d/file/p/265954a6eedae9323d3354a2d5b6ed2d.jpg)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