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游子吟。唐代。李益。 女羞夫婿薄,客恥主人賤。遭遇同眾流,低回愧相見。君非青銅鏡,何事空照面。莫以衣上塵,不謂心如練。人生當榮盛,待士勿言倦。君看白日馳,何異弦上箭。
[唐代]:李益
女羞夫婿薄,客恥主人賤。
遭遇同眾流,低回愧相見。
君非青銅鏡,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塵,不謂心如練。
人生當榮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馳,何異弦上箭。
女羞夫婿薄,客恥主人賤。
遭遇同衆流,低回愧相見。
君非青銅鏡,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塵,不謂心如練。
人生當榮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馳,何異弦上箭。
譯文
女子不光彩是由于她夫婿的輕視,客人感到羞愧是由于主人輕賤他。
我的遭遇和這些人一樣,只好低頭徘徊,和尊高的人見面感到羞愧。
您不是青銅的鏡子,為什么只是看表面呢?
不要因為我衣服上有塵土就不以為我的心像白練那樣純潔高尚。
當您的人生處在榮華富貴的高峰時,也不要對地位低的人感到厭倦。
您請看太陽升落,時光飛馳,和弦上的箭一去不返有什么區別呢?
注釋
羞:不光彩,不體面。
薄:輕視,刻薄。
恥:感到羞愧。
賤:輕賤,不重視。
眾流:指前文的“羞女”和“恥客”。
低回:也作“低徊”或“低廻”,徘徊。
練:白色的絲絹,比喻人心清白高潔。
白日馳:本文指時光飛快,暗示人生的榮華富貴轉瞬即逝,并不是永恒的。白日,太陽,陽光。《南史 蘇侃傳》:青關望斷,白日西斜。
唐代·李益的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
? 李益的詩(183篇) 〕
明代:
藍仁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元代:
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唐代:
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裡,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