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逸臺
四逸臺。宋代。李廌。 異時常獨飲,對月成三人。已喜三士游,況遇金城辛。洧淵俯龍室,廢臺干白云。委徑已就荒,九仞將遂湮。飄然如四鶴,躡屐披荊榛。北岡翻波濤,南岫列嶙峋。登臺與佳名,大筆書蒼珉。占此泉石清,坐使草大春。諸公廊廟材,我期茲隱淪。
[宋代]:李廌
異時常獨飲,對月成三人。
已喜三士游,況遇金城辛。
洧淵俯龍室,廢臺干白云。
委徑已就荒,九仞將遂湮。
飄然如四鶴,躡屐披荊榛。
北岡翻波濤,南岫列嶙峋。
登臺與佳名,大筆書蒼珉。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大春。
諸公廊廟材,我期茲隱淪。
異時常獨飲,對月成三人。
已喜三士遊,況遇金城辛。
洧淵俯龍室,廢臺幹白雲。
委徑已就荒,九仞將遂湮。
飄然如四鶴,躡屐披荊榛。
北岡翻波濤,南岫列嶙峋。
登臺與佳名,大筆書蒼珉。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大春。
諸公廊廟材,我期茲隱淪。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清代:
屈大均
咫尺陰山接越臺,夕陽吹角打圍來。揮鞭亂渡韸韸水,駝背佳人滿紫埃。
咫尺陰山接越臺,夕陽吹角打圍來。揮鞭亂渡韸韸水,駝背佳人滿紫埃。
清代:
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明代:
陳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里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凈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裡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淨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宋代:
孔平仲
驅馬汴河西,從此游帝鄉。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
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
驅馬汴河西,從此遊帝鄉。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
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
元代:
胡天游
碧眼朦朧,風須獵獵。一朵仙花紅襯頰,瑤池宴罷九霞漿。
人世已非唐日月,飆輪倚醉風泠泠。玉山恨不扶飛瓊,城南老魅爾何物。
碧眼朦朧,風須獵獵。一朵仙花紅襯頰,瑤池宴罷九霞漿。
人世已非唐日月,飆輪倚醉風泠泠。玉山恨不扶飛瓊,城南老魅爾何物。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