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觀牧圖
和老人觀牧圖。宋代。崔鶠。 作官畏人嘲,胡孫騎牧牛。卻離大江水,還家整歸舟。還家此計(jì)不可移,此樂勿令兒輩知。行歌帶索拾遺穗,耳靜不復(fù)聞?wù)鬈薄9γ嗤隣?,吾生去此將安之。趁此青草長,自牧牛與羊。不減九十頭,何翅三百強(qiáng)。沙平水淺南山下,千角萬蹄如此畫。牛腰吹笛遡秋風(fēng),不問人間矍鑠翁。
[宋代]:崔鶠
作官畏人嘲,胡孫騎牧牛。
卻離大江水,還家整歸舟。
還家此計(jì)不可移,此樂勿令兒輩知。
行歌帶索拾遺穗,耳靜不復(fù)聞?wù)鬈薄?/p>
功名亦妄爾,吾生去此將安之。
趁此青草長,自牧牛與羊。
不減九十頭,何翅三百強(qiáng)。
沙平水淺南山下,千角萬蹄如此畫。
牛腰吹笛遡秋風(fēng),不問人間矍鑠翁。
作官畏人嘲,胡孫騎牧牛。
卻離大江水,還家整歸舟。
還家此計(jì)不可移,此樂勿令兒輩知。
行歌帶索拾遺穗,耳靜不複聞?wù)鬈薄?/p>
功名亦妄爾,吾生去此將安之。
趁此青草長,自牧牛與羊。
不減九十頭,何翅三百強(qiáng)。
沙平水淺南山下,千角萬蹄如此畫。
牛腰吹笛遡秋風(fēng),不問人間矍鑠翁。
唐代·崔鶠的簡介
崔鶠(yǎn),元佑進(jìn)士,任鳳州(今陜西鳳縣東)司戶參軍、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宣和六年(1124)起用為寧化軍(治所在今山西靜樂北寧化)通判,召為殿中侍御史。宋欽宗即位,以諫官召用,上書論蔡京之奸時(shí),曾論及當(dāng)時(shí)的文禁:“若蘇軾、黃庭堅(jiān)之文章,范鎮(zhèn)、沈括之雜說,悉以嚴(yán)刑重賞,禁其收藏。其苛錮多士,亦已密矣。”而此時(shí)北宋垂亡矣。他深知局勢(shì)難以挽回,“每嘆天下事不可為”(呂本中《師友雜志》),不久得攣疾而卒。
...〔
? 崔鶠的詩(38篇) 〕
宋代:
司馬光
操業(yè)五常備,艱難六極全。
仲尼難語命,裨灶不知天。
操業(yè)五常備,艱難六極全。
仲尼難語命,裨竈不知天。
近現(xiàn)代:
陳衍
國破猶能干凈 ,巢傾寧有顧瞻情。屈原夷叔空相況,三百年前黃蘊(yùn)生。
國破猶能幹淨(jìng) ,巢傾甯有顧瞻情。屈原夷叔空相況,三百年前黃蘊(yùn)生。
宋代:
王義山
癖到膏盲藥不醫(y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guān)又一奇。
癖到膏盲藥不醫(y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guān)又一奇。
明代:
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tái)館盡燒焚。陰風(fēng)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驪,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yún)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tái)館盡燒焚。陰風(fēng)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宋代:
趙師俠
茫茫云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里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quán)。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茫茫雲(yún)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裡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quán)。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唐代:
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jīng)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shù)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
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jīng)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shù)鬥馀。半斜半傾山衲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