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廣福寺佛閣望西山
登廣福寺佛閣望西山。明代。吳寬。 城中過坊口,時見山一面。車塵半空起,忽復不可見。今日出城西,初喜見山便。恨當長夏時,草木更蔥蒨。遮胸如執圭,隱首或側弁。行行七里余,勝地得僧院。仰瞻何突兀,杰閣俯高殿。百級躡層梯,身向西闌轉。橫絕曠野中,蒼翠爭自衒。已將目力窮,卻任脛骨顫。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勢從西南來,遙向西北旋。萬馬如馳逐,陣列如鏖戰。白云與碧靄,巖姿陡然變。誰倩丹青人,為我展畫卷。老至客京華,宦游真已倦。若使入山行,所歷豈能遍。一覽青可了,無如此中善。
[明代]:吳寬
城中過坊口,時見山一面。
車塵半空起,忽復不可見。
今日出城西,初喜見山便。
恨當長夏時,草木更蔥蒨。
遮胸如執圭,隱首或側弁。
行行七里余,勝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杰閣俯高殿。
百級躡層梯,身向西闌轉。
橫絕曠野中,蒼翠爭自衒。
已將目力窮,卻任脛骨顫。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勢從西南來,遙向西北旋。
萬馬如馳逐,陣列如鏖戰。
白云與碧靄,巖姿陡然變。
誰倩丹青人,為我展畫卷。
老至客京華,宦游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歷豈能遍。
一覽青可了,無如此中善。
城中過坊口,時見山一面。
車塵半空起,忽複不可見。
今日出城西,初喜見山便。
恨當長夏時,草木更蔥蒨。
遮胸如執圭,隱首或側弁。
行行七裡餘,勝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傑閣俯高殿。
百級躡層梯,身向西闌轉。
橫絕曠野中,蒼翠爭自衒。
已將目力窮,卻任脛骨顫。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勢從西南來,遙向西北旋。
萬馬如馳逐,陣列如鏖戰。
白雲與碧靄,巖姿陡然變。
誰倩丹青人,為我展畫卷。
老至客京華,宦遊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曆豈能遍。
一覽青可了,無如此中善。
唐代·吳寬的簡介
(1435—1504)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為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閑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后,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謚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為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 吳寬的詩(211篇) 〕
清代:
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宋代:
趙蕃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元代:
貢奎
山雨鳴篷雁落沙,新寒先到野人家。病來誰似愁容瘦,霜樹蕭疏兩鬢華。
山雨鳴篷雁落沙,新寒先到野人家。病來誰似愁容瘦,霜樹蕭疏兩鬢華。
元代:
楊維楨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明代:
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甯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南北朝:
鄒浩
難弟難兄強氏子,太學聲名聳多士。同時流輩久公卿,猶傍短檠業文史。
今年鑒拔貢辟廱,伯仲皆升從此起。集英春曉拱天臨,龍頭妙絕人間喜。
難弟難兄強氏子,太學聲名聳多士。同時流輩久公卿,猶傍短檠業文史。
今年鑒拔貢辟廱,伯仲皆升從此起。集英春曉拱天臨,龍頭妙絕人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