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鮑常侍龍川館詩》拼音版
南北朝:蕭繹
和鮑常侍龍川館詩-蕭繹
珍臺(tái)接閑館,迢遞山之旁。多解三真術(shù),俱善四明方。
玉題書仙篆,金榜燭神光。桂影侵檐進(jìn),藤枝繞檻長(zhǎng)。
苔衣隨溜轉(zhuǎn),梅氣入風(fēng)香。
唐代·蕭繹的簡(jiǎn)介
(508—554)即元帝。字世誠(chéng),小字七符。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監(jiān)十三年,封湘東王。命王僧辯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時(shí)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戶著籍,不盈三萬。承圣三年,西魏軍來攻,帝尚于龍光殿講《老子》,百官戎服以聽。魏軍至,帝猶賦詩不廢。及城陷,為魏人所 。在位三年,廟號(hào)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讀書,工書善畫,藏書十四萬卷,城破時(shí)自行焚毀。所作詩賦輕艷綺靡,與兄綱相仿。著作頗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樓子》及《梁元帝集》輯本。
...〔
? 蕭繹的詩(12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