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孟浩然》鑒賞
原文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賞析
作者與孟浩然是老朋友了,如今老朋友永遠離去了,因此詩一開頭就說“故人不可見”。這是直抒胸臆,直抒對故人長逝的哀悼之意。對于老朋友的去世,作者無限悲痛,站在漢水邊上,望著滔滔江水東流不勝悲傷。這第二句“漢水日東流”是借景抒情,借漢水日夜奔流不息抒發老朋友一去不復返,也是比喻自己的哀痛與思念之情就像東流之水綿綿不絕。“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兩句,兼具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兩種手法。上句可看作即景之語,下句景中含情,江山,景象廣闊,著一“空”字,顯示出物是人非人去樓空的無限感慨和遺憾,借此表達了作者對老朋友的無限思念。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手法并用,使詩篇直中有曲,語短情深。故人長逝,悼惜深情與凄愴涕淚,隨詩行奔迸而出。朋友已矣,如江水東流,唯能追尋遺蹤以寄哀思。
王孟為知交,王維是深知孟浩然的情意的。孟浩然在《與諸子登峴山》中有“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之句,正是王維這首詩所寄托的感慨。
王維這首詩并無華辭麗藻,其動人心魄處全在于情深。誠如明末清初黃宗羲所言:“情者,可以貫金石,動鬼神。”
王維簡介
唐代·王維的簡介
![王維](/d/file/p/8d1a575b1ff88116d89973dfb006ca67.jpg)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