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歌·冬》鑒賞
原文
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閨里冷落誰瞅問?好一個憔悴的憑欄人。
賞析
這支小令,多半內容反映的是閨中少婦絕望的心情。開頭兩句“雪紛紛,掩重門”,點明季節,說年冬臘月,大雪紛飛,造成交通阻塞的困難,遠行人就更不易歸來了,少婦不能不為之心碎。在這個時候,要表露少婦的感情再也容不得半點含蓄,因此第三句接著直抒胸臆,明白寫出了“不由人不斷魂”的慘痛句子。第四句“瘦損江梅韻”,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婦由于懷念遠方丈夫而變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風韻。第五句“清江江上村”,是化用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等詞句的意境,進一步表現少婦的孤寂與悲痛之情。第六句“香閨里冷落誰瞅問”,是少婦發出無可奈何的慨嘆。
小令的重點句則是最后的“好一個憔悴的憑闌人”,在大雪紛飛,家家緊閉重門這樣嚴寒的日子里,冒雪憑欄遙望遠方歸人。在漫天風雪中,惟有她依欄遠望、凝思,表達思念之情的深沉嚴冬都封 不了?!昂谩弊忠饬x雙關,下得非常妙,它似是修飾“憔悴”,用作甚辭,有“很”“太”等意,寄寓著作者深厚的同情,但也有更多的贊賞之意。此句一掃上文所言絕望的情緒,顯示出一個少婦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堅強的性格。有此一句,才顯出此曲的精妙之所在,它可以使全篇的消沉氣氛為之一振。
此曲在結構上,采用的是前后矛盾對立的寫法。前面幾句極寫少婦的絕望心情,經彩筆左涂右抹,色調越來越濃,似乎已經絕望到底,而最后一句,則急轉直下,一反常態。這樣,先抑后揚,更富有吸引人的藝術魅力。
關漢卿簡介
唐代·關漢卿的簡介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