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無憂·世路風波險》鑒賞
原文
世路風波險,十年一別須臾。人生聚散長如此,相見且歡娛。
好酒能消光景,春風不染髭須。為公一醉花前倒,紅袖莫來扶。
賞析
上片感嘆世路艱險,聚散匆匆,勸友人且盡今日之歡。與友相逢作歌辭,首句即說“世路風波險”,可見詞人在人生宦海中遭受到無數艱險磨難,備嘗艱辛滄桑。世路艱險而十年的時光易失,仿佛頃刻須臾之間便過去了,更讓詞人倍感人生聚散無常,因此更應該加倍珍惜眼前與友人的相聚。“相見且歡娛”既是勸友人也是自勸。
下片寫相聚暢飲,愿為友人一醉,蘊含憂憤疏狂之意。“好酒”二句意為雖然春風不能將白發染黑,但好酒可以排遣不得意的時光。所以詞人在詞末言道,自己愿為好友花前一醉,即便醉了也不要讓歌女來扶。
詞人直抒胸臆、狂放中含憤懣之意,疏放中有沉著之致。同時該詞也已不同于五代、北宋的士大夫在詞中所普遍表現出來的花間樽前的時代風尚,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政治、人生的感慨,既表現了詞人的曠達胸襟,同時也加重了這首詞的感情分量。
歐陽修簡介
唐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d/file/p/d6b16c9aa24a7fda2bf6ac9fe06e11a0.jpg)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