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其一》鑒賞
原文
囊封初上九重關,是日清都虎豹閑。
百辟動容觀奏牘,幾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墮南州瘴海間。
不待他年公議出,漢廷行招賈生還。
賞析
這首句指胡邦衡所上“封事”,“九重關”,君門九重,極言深不易達。第二句借天上的虎豹言“封事”上達帝前之不易。“清都”,這里以清都比朝廷,虎豹指奸臣和爪牙。第二句是補充第一句之意,因當天守關虎豹被關,所以“封事”能直達殿上。三四句寫朝廷上的震動。“百辟動容”指大臣們看到奏牘時受驚之情。四句寫奏牘的威力,不知有多少人感到素餐尸位的可恥。胡邦衡當時不過是樞密院編修官,能夠挺身直言,朝堂上的袞袞諸公自愧不如,這句寫得含蓄。以上四句噴薄而出,寫朝廷一面。第五句轉到胡邦衡仗義敢言的精神,可與日月爭輝。普通夸贊名望高為泰山北斗,這里更說胡邦衡的聲名高在北斗眾星之上。六句一落千丈,名高北斗,卻被貶到南海瘴癘之鄉。“墮”字用得有力,和上句北斗星辰緊連,這樣的人競落到這等地步,充滿了贊仰、同情和不平之意。一句天上,一句地下,大起大落。末二句又復振起,以賈生比胡邦衡,認為公道是非總不可泯,胡邦衡必然會很快召回朝廷。賈誼為了漢室的久安,上疏直言,受到大臣嫉恨,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后來又為漢文帝召回。這兩句用此典故,但加上“不待”“行”等字,既有對胡邦衡的祝福,對當時朝廷“公議”不出的批評,也含有對奸臣當道不會長久的信念。八句詩既是一氣呵成,又極抑揚頓挫之致,大長正氣。
王庭珪簡介
唐代·王庭珪的簡介
![王庭珪](/d/file/p/a527a4c1382eb60000f418ce20422c16.jpg)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性伉厲,為詩雄渾。乾道八年(1172)病逝,終年92歲,去世后葬于安福縣山莊鄉下沙村長甫村后山腰,胡銓撰寫墓志銘碑。王庭珪是兩宋之交的重要詩人。他個性剛直,辭官歸隱,曾因詩送胡銓而被貶辰州。靖康之變而后他表現出對國家憂患和民生疾苦的極大關注,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詩文詞創作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