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新竹》鑒賞
原文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賞析
詩的形象性很重要,詠物詩更是如此。一株樹,一竿竹,一朵花,看起來是靜止的東西,比較平常,但有才華的詩人,通過藝術的語言,從各個側面,以恰當的描畫把它形象地表達出來,就會把景物寫活,從而“靜止”的東西也會變得栩栩如生。陸游這首詠竹詩,正是以“多側面”的形象性描寫,賦予“東湖新竹”以生命。詩的開頭一句,寫出種竹時的情景,接下來一連五句,都是從不同角度,對新竹進行形象化的描繪。第二句“寒碧映漣漪”,通過水來反映它的疏影。這里竹的“寒碧”和水的“漣漪”,互相呼應,都有“冷”、“涼”的含意。第三句“清風掠地秋先到”,通過“風”來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風搖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十分準確,生動,把“新竹”纖枝因風而動的特點,形象地烘托出來。第四句“赤日行天午不知”,通過“光”來反映它的綠蔭萋萋、一片蒼翠的景象。五六兩句中“聲簌簌”、“葉離離”,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畫出新竹成長過程中的特點,讀后使人如見如聞。最后兩句抒情,寫作者對竹林的愛慕和想望,希望“官閑”是經常到此“枕簟”。而這竹篾制成的“簟”,又呼應試題的“竹”字。這首詩由于在形象性方面著意求工,詩意也就更加清新傳神了。
陸游簡介
唐代·陸游的簡介
![陸游](/d/file/p/0bac552b7cc55b97f7921f96b47e2725.jpg)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