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兒》鑒賞
原文
白鷺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賞析
這首詩是詠物之作,但又有自寓自喻的況味。詩人贊美小白鷺具有純潔自守、與眾不同的高格調,祝愿著它有遠大美好的前程。
開頭兩句,就帶有人類的道德評價色彩,作者套用到他所描寫的動物身上去了,這就決定了這首詩所歌詠的實際對象,決不是現實世界中的無知的鳥,而是意象世界中的具有高尚情操的入。“毛衣新成雪不敵”,小白鷺的品格體現在羽毛的純潔勝雪,而且不似眾禽的喧呼叫噪,好于張揚自炫,而是寧靜自守,修身養性,潔身自好?!肮旅哂筌凡荩昧眱删?,形象而具體地刻畫出白鷺兒的居處環境和神態。它所居之處綠草豐美,芳馨清麗;所立之石乃在潺潺溪水之中,真可謂“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孤眠”、“久立”兩句不僅寫出白鷺兒的身姿神態,而且象征著不隨聲附和、不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獨立不移的品格。在“孤眠”、“久立”之后,前方沒有阻擋,白鷺振翅飛向遙空,“云”在這里已經不是單純的云彩了,在作者眼里“云”象征著革新的阻力,而“無云”兩字寄托著作者的理想,希望在貶謫之后,前方能云霧消散,一片清明,給自己一片施展才華,實現理想的空間。“正無云”而“飛去”更象征著高遠的理想,果敢的行動。一個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透過白鷺兒的外表清晰地呈現在人們前,詩人所描寫的白鷺兒的形象與品格,也正是自己的人格操守的形象體現。從這一角度而言,此詩也具有擬人的表現手法。
白鷺兒的純白無瑕,象征高尚品格,作者用它來比擬革新志士,比較準確、貼切。雪白的羽毛,象征他們的清白無垢;在眾禽的喧嘩中保持岑寂,象征他們在宦官囂張跋扈時不隨聲附和;孤眠在草澤之間,久立在泉石之上,象征他們雖然被貶謫在荒僻遠郡,但堅貞不屈,特然獨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最后振翼高飛,直入碧霄,更象征他們遠大的理想,希望能繼續進行革新事業的雄心壯志。對自鷺形象的描寫,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使讀者從這只純白的珍禽身上,看到了革新志士的最高尚的情操。
這首詩在《劉夢得文集》中入“樂府”類,是作者學習民歌結出的碩果之一。語言明白如話而流走生動,三、七、五字句相遞出現,使句法顯得富于變化而不呆板。全詩用入聲韻,音長短促,產生直截明快的效果,與內容十分協調。
劉禹錫簡介
唐代·劉禹錫的簡介
![劉禹錫](/d/file/p/5ae7b1b37a940abe9908b306ebad9d32.jpg)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