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夏日游湖》鑒賞
原文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癡不怕人猜,隨群暫遣愁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賞析
這首詞是一篇敘事言情之作。是在記敘一次與戀人攜手游湖的真實經歷,同時刻畫了一個感情生活異常愉快的少女形象。
詞的一開頭道出了游湖的時間,是夏日的清晨,如煙一般朦朧的霧氣和晶瑩剔透的露球將消未消之時,作者用了一個“惱”字,一個“撩”字,便為“留我須臾住”找到了理由,呆了一會兒,才攜手走上滿開荷花的湖堤。一霎時工夫黃梅細雨下起來了。這種情景在江南的五六月間黃梅成熟季節是常見的景象,這時游湖。煙雨茫茫,格外增添一份朦朧的情趣。
詞的下片是寫躲避細雨和作者當時的心態。“嬌癡不怕人猜”轉得好,朱淑真自是朱淑真。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和衣睡倒人懷”六字,原作“隨群暫遣愁懷”,是根據四印齋本校改的,因為上片有“留我須爽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上句又有“嬌癡不怕人猜”故改作“和衣睡倒人懷’’才相應,如果是“隨群暫遣愁懷”便不好解釋了。在黃梅雨降下之時,他們或許是躲避在樹蔭下,她的嬌憨之態不怕別人猜度,干脆不解衣服睡倒在他的懷抱里。最令人難忘的是分手時的情景,待她回到自己家里之后,不想急忙去靠近梳妝臺看自己的模樣。真是千情百態,描繪盡致,沈際飛《批點草堂詩余四集》續集卷上選收此詞時,將其與《地驅樂歌》相比較,那是一首刻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民歌:“枕郎左臂,隨郎轉側,摩捋郎須,看郎顏色。”這是一位較為成熟的女性形象,不比此詞所寫兩小無猜更有趣味。
通過對此詞的欣賞,似乎更加理解作者婚后之孤獨生活帶給她的苦悶,對她來說是怎樣的一種折磨,難怪她“獨對孤燈恨氣高”(《悶懷》)。
朱淑真簡介
唐代·朱淑真的簡介
![朱淑真](/d/file/p/ebd4c8654c6a389e68c650e01366eb1a.jpg)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