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春》鑒賞
原文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歸。
還傷北園里,重見落花飛。
賞析
前兩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歸”,先透過春日已歸而人猶滯留不歸,把王勃為客在外的心神寫得神傷情悴。“春事一朝歸”是借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來比喻為客羈留在外的時間一下子就過了一年。至于“客心千里倦”一句,則是用來強調遠在千里為客的神傷情悴,“倦”字原來是厭倦之意,對于遠在千里為客感到厭倦,所以覺得神傷情悴。長久因為遠在千里作客不得歸而神傷的情懷,在眼見春日一朝而歸的情景對比下,心靈自然顯得益加憔悴恍惚。
后兩句“還傷北園里,重見落花飛”,則是寫出春日重回,春花重開又謝,但是作者羈留在外為客的情況,根本沒有改變。“重見落花飛”一句,充分把王勃心中為客,千里外度日如年的心思表達出來。此詩起筆壯闊而有勁,文字修辭平淡而情感深厚,意境的表達十分渾厚,已具有盛唐詩的雛形了。
這首《羈春》詩與作者另外一首詩作《山中》詩的韻腳完全相同,而且兩詩抒寫的都是客愁旅思,但寫詩的季節不同,環境不同。因此,兩詩的情雖同而景則異:《山中》詩用來烘托情意的是秋風起、黃葉飛的景色;《羈春》詩用來烘托情意的是春事了、落花飛的景色。兩詩的寫法也有不同之處,在這首《羈春》詩中,情與景卻是交錯出現、雜揉在一起。應當說,《羈春》詩的藝術成就是不及《山中》詩的。相比之下,《山中》詩的筆墨較勁健,意象較渾成,句格也較成熟;《羈春》詩則略嫌柔弱顯露,而且是一首失粘的律絕。但是,兩詩合參,彰顯作者的羈旅之情。
王勃簡介
唐代·王勃的簡介
![王勃](/d/file/p/9d49c34601f946e7efdefcd02cf2e6db.jpg)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