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明韻寄子由》鑒賞
原文
半世交親隨逝水,幾人圖畫入凌煙?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銅章行問道,定知石友許忘年。
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
賞析
詩首聯就對,突破律詩常格,是學杜甫《登高》一類詩的痕跡。首句平平而起,感慨年華猶如逝水,筆勢很坦蕩。次句提出問題,指出朋友中這么多人,有誰能夠建功立業圖形凌煙閣呢?問得很自然,稍見有一絲不平之氣透出,但不是劍拔弩張式的直露刻薄語。詩雖然用對偶,因為用的是流水對,語氣直貫,既均齊又不呆板,這樣作對是黃庭堅的拿手好戲。
“春風春雨”二句是名聯,在對偶上又改用當句對,語句跳蕩輕快。在詩意上,由上聯半世交親,幾人得遂功名的感慨而聯想到朋友間聚散無端,相會無期。在表現上只是具體說春天到來,滿眼春雨春花,悵望江北江南,春水生波,浪花拍天。詩全用景語,無一字涉情,但自然令人感到興象高妙,情深無邊。黃庭堅詩很喜歡故作奇語,像這樣清通秀麗、融情入景的語句不很多,看似自然,實際上費盡爐錘而復歸于自然,代表了江西詩派熔詞鑄句的最高成就。
五、六句轉入議論,以虛詞領句,以作轉折。詩說自己要解下官印,尋求人生的真諦,想來對方這樣的金石交,一定會忘掉年齡的差異,共同研道。這兩句得贈答詩正體,一方面表示自己對蘇轍的人品仰慕,并恰到好處地進行頌揚,一方面又表明自己的心意志向。因為詩中加入了自己,便不顯得空洞,不單是應酬,這樣寫就使被贈者覺得自然,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末二句又轉筆,說自己與蘇轍都在懷念自己的兄長,但欲歸不得,空自惆悵,時光飛度,日月催人,二人都是滿頭白發了。黃庭堅與哥哥元明、蘇轍與哥哥蘇軾,兄弟間感情都很好,詩所以作雙收,把共同的感情鑄合在一起。詩又通過《詩經》典,寫兄弟之情,與題目所說自己是和哥哥原韻相結合。這樣收,含蓄不露,又具有獨特性,所以方東樹稱贊說:“收別有情事,親切?!?/p>
黃庭堅喜歡步韻以顯露才氣,同一韻,他往往賡和四五次之多。他曾經自夸說:“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入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次韻?!痹邳S庭堅詩集中,次韻詩占了很大比例,如《戲呈孔毅夫》詩,用的是書、珠等窄韻,疊和了多首,都自然而富有變化,很見工力。但也有不少詩片面追求新巧,賣弄才氣,成為后世口實。這首《次元明韻寄子由》是他疊韻詩中的佳篇,全詩四句,都用同一韻,雖是和作,但絲毫不見局促,為人稱道。
其次,黃庭堅這首詩中間兩聯,一寫景,一議論,寫景時流麗綿密,議論時疏朗有致,輕重虛實,對比分明,一直被人當作律詩的樣板。
黃庭堅簡介
唐代·黃庭堅的簡介
![黃庭堅](/d/file/p/e040365c1bbaa0a8a2aa844e6fd790a9.jpg)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