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觀妓》鑒賞
原文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 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
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 君家。
賞析
唐詩中,固多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寫上層士大夫宴飲、贈妓之作。這類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藝術上卻偶爾有可取之處。萬楚的《五日觀妓》,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一篇詩作。
此詩首先寫樂伎的美妙動人。“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一落筆便別有風情。在越溪邊浣紗的西施,是古來公認的美女。詩人剛剛提到西施,又用“謾道”二字將她撇過一邊。這樣,既觸發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聯想,又順勢轉到了眼前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說而故作迂曲。詩人讓西施、碧玉、麗華三個美女一路上迤邐行來,借傳統形象比擬所要描寫的對象,省卻了許多筆墨,卻使描寫對象輕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 石榴花”,兩句采用了一種十分獨特的夸張而兼擬人的表現方法。上句用了表示動作的“奪將”,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 ”,從而分別賦予眉黛、萱草、紅裙、榴花以生命,極盡對眉黛、紅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詩人眼前景物。況端午時節,萱草正綠,榴花正紅,又都切合所寫時令。隨手拈來,為美人寫照,既見巧思,又極自然。
寫罷形貌之后,又接寫歌舞:寫出觀賞者對樂伎的艷羨,并點出“雙眸”,更使樂伎形象光彩照人,充分渲染了其勾魂攝魄的力量。
以上四句對樂伎的描繪,從對形貌的靜態描繪開始,進而在動態中加以刻畫,寫她的歌舞。一靜一動,由形及神,展示了樂伎的色藝俱佳。
最后詩人深情激動地說:“誰道五絲能續命,卻知今日 君家。”“ 君家”與“彩絲線”密切關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見出詩人動情之深。
此詩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秾艷流麗,光彩照人,是以詩寫人的成功之作。特別“眉黛”二句表現手法獨特,富有藝術個性,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萬楚簡介
唐代·萬楚的簡介
萬楚,唐詩人。開元年間登進士及第。沉跡下僚,后退居潁水之濱。與李頎友善。清沈德潛謂其《驄馬》詩“幾可追步老杜”(《唐詩別裁集》)。《國秀集》選其詩三首,《全唐詩》存其詩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李頎集》卷上、《唐詩紀事》卷二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