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國藩的"四條遺囑":一是慎獨則心里平靜。二是主敬則身體強健。三是追求仁愛則人高興。四是參加勞動則鬼神也敬重。
2., 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于人謂之暴,才多于人謂之妖。曾國藩
3., 今人計較擺布人,費心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自損了元氣。曾國藩
4.每日默檢,要見這念頭自德性上發出,自氣質上發出,自習識上發出,自物欲上發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識得本來面目,初學最要如此。曾國藩
5.權力是個好東西,奸臣需要,忠臣、能臣更需要,唯有庸臣不需要。倘或無權在手,便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丈夫抱負如何伸展?無權在手,我師曾國藩無非一潦倒京官,鴻章亦無非一落魄翰林,蠅營狗茍,飽食終日。雪珥
6.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笑,乃有進步也。曾國藩
7.十一、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曾國藩
8.平定江南時,左宗棠率楚軍屢建奇功,在軍事上襄贊曾國藩,對后者助益極大,曾國藩也對左宗棠屢加褒獎和不斷舉薦。
9.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于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曾國藩
10.其實,無論是在思想的影響還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國藩都稍遜其偶像王陽明一籌。
11.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節。曾國藩
12.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曾國藩
13.曾國藩一生以很會寫對聯而自鳴得意,是大清朝著名的“對子”發燒友,他的楹聯涉及喜慶、哀挽、題贈及山川名勝等,尤以挽聯著名。
14.曾國藩正是如此,具有遠見卓識的他不失時機地抓住了幾次關鍵的機遇,勇于開拓,鍥而不舍,最終獲取了成功。
15.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曾國藩
16.就后者講,曾國藩處于清政府陷入深重的和文化危機之時,時局幾至于不可收拾之地步,他以對傳統倫理秩序眷戀不舍又翼借西學以自強的積極主張,對晚清時局的解危救困做出了貢獻。
17.曾國藩的內心,是鄙夷、憎惡“奉洋若神”的,當買辦起家的楊坊被打,他在信中說“足使挾洋人自重者爽然自失”,稱心而快意。
18.就后者講,曾國藩處于清政府陷入深重的和文化危機之時,時局幾至于不可收拾之地步,他以對傳統倫理秩序眷戀不舍又翼借西學以自強的積極主張,對晚清時局的解危救困做出了貢獻。
19.歷史界已經在湖南發現了李秀成手稿的足本原稿,有機會我建議大家都可以讀一下全本,免得被曾國藩斷章取義,冤枉李秀成背了叛徒的惡名100多年至今……
20.十一、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曾國藩
21.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曾國藩
22.其實,無論是在思想的影響還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國藩都稍遜其偶像王陽明一籌。
23.茍能發奮自立,負薪牧冢皆可讀書;不能發憤自立,即清靜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曾國藩
24.其實,無論是在思想的影響還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國藩都稍遜其偶像王陽明一籌。
25.直至晚年,曾國藩還不斷在節儉方面針砭自己:余蓋屋三間,本為擺設地球之用,不料工料過于堅致,檐過于深,費錢太多,而地球仍將黑暗不能明朗,心為悔慊。
26.歷史界已經在湖南發現了李秀成手稿的足本原稿,有機會我建議大家都可以讀一下全本,免得被曾國藩斷章取義,冤枉李秀成背了叛徒的惡名100多年至今……
27.權力是個好東西,奸臣需要,忠臣、能臣更需要,唯有庸臣不需要。倘或無權在手,便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丈夫抱負如何伸展?無權在手,我師曾國藩無非一潦倒京官,鴻章亦無非一落魄翰林,蠅營狗茍,飽食終日。雪珥
28.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曾國藩
29.而當時正是太平天國運動高潮階段,清朝急需用人,故用計謀,令陳敷以風水地學家的身份,針對曾國藩貪戀功名之心,故弄玄虛,引他出山。
30.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曾國藩
31.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復賀耦庚中丞》竊:謙指個人的意見。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于真誠。曾國藩
※ "曾國藩"造句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