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起來這二人酒量比朕差遠了,沒多久名棠就已酒意上涌,開始指點朝政,說了幾句,竟然開始罵起朕來,說朕是個昏君,荒淫無恥,直把朕罵得莫名其妙,如坐針氈。
2.怎么能別出心裁呢?值此朝政窳敗之際,我們行事,必須慎之又慎,政令所出務必遵從祖制,方不致授人以柄。
3., 國祚傳承數代之后,大周王朝出現了一位昏庸的天子,這位天子終日沉溺于女色,不理朝政,寵信奸佞,弄得天怒人怨,大周王朝江河日下。
4.朝政為奸臣嚴嵩把持,貪官污吏橫行不法,誣民為倭,逼民為盜之事層出不窮。
5., 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亂前后,親身經歷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變化,想通過對歷代典章制度的編纂,總結經驗教訓,以尋求治國安民之術,從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機。
6.東漢末朝,朝政腐敗,皇帝耽于淫樂,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終于爆發了黃巾大起義。
7.所謂上行下效,自從龍辰帝多半年前將林妃打入冷宮之后,他漸漸不理朝政,沉醉于酒中不能自拔。
8.我統領朝政數月,興利除弊,革舊鼎新,朝政煥然一新,朝中面貌大變。
9.漢高祖劉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項羽的對抗中最終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時沒有能夠做到精兵簡政。
10.會場氣氛頗為熱烈,同盟會員、青年學生和軍人“議論滔滔,風發泉涌,慷慨激昂”,一致要求孫寶琦立即宣布山東獨立,推翻清朝政府。
11.這樣做,豈不令天下學子笑我張居正寡情薄義?不過,在這朝政形勢撲朔迷離陰陽未卜之際,何心隱也真的不適合呆在北京。
12.皇帝一聽,覺得大臣講得更有道理,頓時精神煥發,病很快就痊愈了,后來專心治理朝政,國家日漸富強。
13., 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民不聊生,哀號一片。
14.漢高祖劉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項羽的對抗中最終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時沒有能夠做到精兵簡政。
15.馬士英等以擁戴有功,起用閹黨余孽把持朝政,與史可法、高弘圖等東林余黨針鋒相對,埋下了彼此傾軋,動蕩不安的火種。
16.漢高祖劉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項羽的對抗中最終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時沒有能夠做到精兵簡政。
17., 制造恐怖, 一儆百,是皇帝的慣用手段。在乾隆一朝政治中,經常可以見到出其不意、輕罪重罰的事例。除了情緒和性格因素外,乾隆行政之忽寬忽嚴,更主要是策略的考慮。張宏杰
18.外戚躍躍欲試地準備統理朝政,宦官虎視眈眈地覬覦著皇權,士人的不平之鳴,遍野的饑民之聲,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19.東漢末朝,朝政腐敗,皇帝耽于淫樂,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終于爆發了黃巾大起義。
20., 怎么能別出心裁呢?值此朝政窳敗之際,我們行事,必須慎之又慎,政令所出務必遵從祖制,方不致授人以柄。
21.柳大人是我的嫡親伯父,骨肉至親,我當然不能眼見伯父隕命,所以才會去天牢劫人,并不是想干涉周國朝政。
22.漢高祖劉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項羽的對抗中最終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時沒有能夠做到精兵簡政。
23.她的娘親是賢惠溫順的世家婦,在宮里更是見慣了作小服低的宮嬪,就連把持朝政的皇太后也不曾如此飛揚跋扈過。
※ "朝政"造句字典庫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