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盼
〈形〉
(1) (形聲。從目,分聲。本義:眼睛黑白分明的樣子) 同本義。喻美目流轉 [bright lucid(eyes)]
盼,目黑白分也。——《說文》
美目盼兮。——《詩·衛風·碩人》。傳:“盼,白黑分。”
盼,美目也。——《字林》
(2) 又如:盼刀(舊時相術用語。兇惡的目光);盼矚(流轉的目光)
詞性變化
◎ 盼
〈動〉
(1) 顧;看 [look]
盼,視也。——《廣雅》
祇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蓮頂。——《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2) 又如:盼睇(顧盼);盼睞(欣裳。顧盼和青睞觀看);盼戀(顧盼留戀)
(3) 照顧;眷顧 [look after]。如:盼接(眷顧厚待);盼遇(眷顧,恩遇);盼飾(眷顧獎飾)
(4) 盼望 [expect;hope for]。如:亟盼(急切希望);盼不的(迫切盼望);盼切(極言盼望殷切);盼眄(盼望);盼盼(急切盼望貌。又指唐代徐州名妓關盼盼)
(5) 探望 [visit]
生急起揖之,答曰:“將以盼親。”…媼笑曰:“奇哉!姓名尚自不知,何親可探?”——《聊齋志異·嬰寧》
康熙字典
盼【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韻會》匹莧切《正韻》匹襉切,攀去聲。《玉篇》目黑白分明也。《詩·衞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註》盼,葉匹見反。
又《佩觿集》美人動目貌。《宋玉·神女賦》目若微盼,精彩相接。
又《正韻》顧也,視也。《宋書·謝晦傳》同被齒盼。《魏書·昭成子孫元暉傳》亦蒙恩盼。
又木名。《山海經》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盼頓州。
又水名。《山海經》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
又人名。《史記·楚世家》齊將田盼子。
又姓。《山海經》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註》黃帝時姓也。
又《集韻》披班切,音攀。亦美目也。
又《字彙補》符分切,音汾。瞵盼,天旦欲明也。《王褒·九懷》進瞵盼兮上丘墟。○按《說文》盼、盻、眄音義各別。《韻補》盼一作眄。舉要盼亦同盻。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盼【卷四】【目部】
《詩》曰:“美目盼兮。”從目分聲。匹莧切
說文解字注
(盼)白黑分也。玄應書引如此。詩曰。美目盼兮。見衛風。毛曰。盼、白黑分也。韓詩云。黑色也。馬融曰。動目皃。按許從毛。從目。分聲。此形聲包會意。從毛則以目分會意也。匹莧切。古音在十三部。按盼眄盻三字形近。多互譌。不可不正。
- 盼的詞語 組詞
- 盼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