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虐
〈形〉
(1) (會意。小篆字形。從虍(
指虎頭),爪人。即虎足反爪傷人。隸變后省略“人”字。本義:兇惡,殘暴)(2) 同本義 [brutal;cruel;and ferocious]
虐,殘也。——《說文》
厲王虐,國人謗王。——《國語·周語上》
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加以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虐世(殘暴的時代);虐人(殘暴兇狠的人);虐暴(暴虐,殘暴酷虐);虐焰(殘暴的氣焰);虐行(殘暴的行為);虐刻(殘暴苛刻);虐烈(殘暴酷烈);虐遇(虐待)
(4) 暴烈;險惡 [violent;perilous]
遘厲虐疾。——《書·金縢》。傳:“暴也。”
到州日亭午,余暑秋更虐。——陳基《通州》
(5) 又如:虐疾(重病;惡疾);虐暑(酷暑;酷熱)
(6) 無節制;縱情 [to one’s heart’s content]
善戲謔兮,不為虐。——《詩·衛風》。朱熹集傳:“善戲謔不為虐者,言其樂易而有節也。”
詞性變化
◎ 虐
〈動〉
(1) 侵害;殘害 [abuse;mishandle]
方命虐民,飲食若流。——孟子·梁惠王下》
奸官污吏虐民。——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虐人(殘害人民);虐戕(殘害);虐害(殘害,殘酷迫害);虐割(殘害)
(3) 輕視;忽視 [despise;overlook]
而又榮古虐今者,比肩疊跡,大抵生則不遇, 而垂聲者眾焉。——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
(4) 通“謔”。戲謔 [make fun of]。如:虐戲(使人難堪的調笑和嘲弄;惡作劇);虐謔(虐戲)
◎ 虐
〈名〉
災害 [disaster]
殷降大虐。——《書·盤庚中》
康熙字典
虐【申集中】【虍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3畫
〔古文〕《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
音瘧。《增韻》苛也。《書·湯誥》以敷虐于爾萬方百姓。
又災也。《書·盤庚》殷降大虐。《傳》我殷家于天降大災。
又《說文》殘也。《左傳·襄十八年》陵虐神主。《註》數伐魯,殘民人。
又《韻補》宜照切,葉去聲。《毛詩》匪用爲敎,覆用爲虐。借曰未知,亦聿旣髦。
又宜戟切,音逆。《史記·敘傳》子羽暴虐,漢行功德。《類篇》本作,亦作?、
。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虐【卷五】【虍部】
殘也。從虍,虎足反爪人也。,古文虐如此。魚約切〖注〗
,亦古文虐。《類篇》虐本作
,亦作?、
。
說文解字注
(虐)殘也。歹部曰。殘、賊也。從虍爪人。爪人補。三字會意。虎足反爪人也。覆手曰爪。虎反爪鄉外攫人是曰虐。魚約切。二部。
()古文虐如此。
- 虐的詞語 組詞
- 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