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滅(滅)
⒈ ?火熄:熄滅。
⒉ ?消失,喪失:滅口。滅亡。不可磨滅。滅族(古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犯罪,株連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親屬,都被一起 掉)。
⒊ ?淹沒:滅頂之災(zāi)。
異體字
- 滅
- 烕
漢英互譯
destroy、drown、exterminate、extinguish、go out、put out
相關(guān)字詞
亡、明、著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extinguish; wipe out, exterminate
※ 滅的意思、基本解釋,滅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滅
滅
〈動(dòng)〉
(1) (形聲。從水,威(
)聲。簡(jiǎn)化字“滅”為會(huì)意,從“一”從“火”,“一”表示覆壓火上。本義:消滅;滅亡)(2) 同本義 [extinguish;obliterate;be destroyed;perish]
滅,盡也。——《說文》
滅,絕也。——《爾雅·釋詁》
國(guó)之滅亡無日矣。——《禮記·樂記》
家有既亡,國(guó)有既滅。——《谷梁傳·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滅。——《呂氏春秋·情勢(shì)》
誰(shuí)得而族滅也?——杜牧《阿房宮賦》
六國(guó)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敝在賂秦。—— 蘇洵《六國(guó)論》
秦皇滅典,亦造仙詩(shī)——《文心雕龍·明詩(shī)》
滅韓亡 魏。——《戰(zhàn)國(guó)策·魏策》
(3) 又如:滅于絳;一朝而滅;滅親(斷絕親族間的關(guān)系);滅戶(全家皆 ,宗嗣斷絕);消滅(使消滅;除掉;滅亡);毀滅(摧毀消滅);滅夷(消滅);滅劫(毀滅的災(zāi)難)
(4) 消失,隱沒 [disappear]
何(荷)校(木枷)滅耳。——杜甫《戲?yàn)榱^句》
爾曹身與名俱滅。
(5) 又如:滅抹(埋沒);滅名(名譽(yù)盡失);滅身(喪身,毀滅自身);滅沒(湮沒;隱沒);滅景(隱沒形影,指隱居)
(6) 熄滅 [fire or light goes;extinguish]
火不滅。——唐· 杜牧《阿房宮賦》
(7) 又如:滅卻(熄滅);滅息(熄滅)
(8) 淹沒 [drown;submerge]
過涉滅頂。——《易·大過》
(9) 涂抹改動(dòng) [alter]。如:滅刺(讓名刺上的字跡消隱,指不愿投刺干謁);滅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簡(jiǎn)上的字句)
康熙字典
滅【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nèi)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又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
又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韻補(bǔ)》葉明祕(mì)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zhàn)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滅【卷十一】【水部】
盡也。從水聲。亡列切
說文解字注
(滅)盡也。從水。烕聲。此舉形聲包會(huì)意。亡列切。十五部。
- 滅的詞語(yǔ) 組詞
- 滅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