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劉
劉
〈動〉
(1) (形聲。從金,從刀,丣(
)聲。本義: ,戮)(2) 同本義(含有大規模 戮的意思) [kill]
勝殷遏劉,耆代爾功。——《詩·周頌·武》
重我民,無盡劉。——《書·盤庚上》。孔傳:“劉, 也。”
秦晉宋衛之間謂 曰劉, 晉之北鄙亦曰劉。——《方言》卷一
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虔: 戮)。——《左傳·成公十三年》
(3) 克,戰勝 [capture]
咸劉商王紂,執矢惡臣百人。——《逸周書·世俘》
詞性變化
◎ 劉
劉
〈名〉
(1) 兵器名。斧鉞 [weapon’s name]
一人冕,執劉,立于東堂。——《書·顧命》。孔傳:“劉,鉞屬。” 孔穎達疏引 鄭玄曰:“劉,蓋今鑱斧。”
(2) 姓
◎ 劉
劉
〈形〉
剝落,凋殘 [wither]
靡草不凋,無木不劉。——明· 劉基《擢彼喬松》
康熙字典
劉【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3畫
〔古文〕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力求切,音留。《說文》殺也。《書·盤庚》重我民,無盡劉。《詩·周頌》勝殷遏劉。《左傳·成十三年》?劉我邊陲。
又《爾雅·釋詁》劉,也。《疏》謂敷
也。
又《爾雅·釋詁》劉,?樂也。《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樂。《詩·大雅》捋采其劉。《毛傳》劉,爆爍而希也。
又《爾雅·釋木》劉,劉杙。《註》劉子生山中。《疏》劉一名劉杙,其子可食。
又姓。《韻會》凡二十五望,自陶唐氏劉累之後。
又《集韻》力九切,留上聲。好也。
又《集韻》龍珠切,音鏤。殺也。漢禮,立秋有貙劉。
又《同文備考》作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