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黧
〈形,名〉
(1) (形聲。從黑,利聲。本義:黑中帶黃的顏色)
(2) 同本義 [with a dark complexion;weather beaten]。如:黧牛(毛色黑中帶黃的牛);黧黑(形容顏色黑中帶黃。也作黎黑)
(3) 指老人[the old man]。如:黧老(指老人。也作“黎老”)
康熙字典
黧【亥集下】【黑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郞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队衿泛谝?。《廣韻》黑而黃也?!稇饑摺拂笈VS也似虎。
又《爾雅·釋鳥》倉庚,黧黃也?!对]》其色黧黑而黃,因名。
又或作犁?!稇饑摺访婺坷绾?。
又或作黎?!稌び碡暋坟释领i黎?!对]》色靑黑而沃壤。
又《集韻》《韻會》良脂切,音梨。
又《集韻》力皆切,音唻。義同《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黎【卷七】【黍部】
履黏也。從黍,省聲。,古文利。作履黏以黍米。郎奚切
說文解字注
(黎)履黏也。釋詁曰。黎、衆也。衆之義行而履黏之義廢矣。古亦以爲黧黑字。從黍。省聲。省者、不欲重禾也。郞奚切。十五部。、此依刀部作。古文利。作履黏?黍米也。說從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