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楞
〈名〉
(1) (同“棱”。本義:四方木;棱角)
(2) 同本義 [square timber;arris;edge]。如:楞子(棱角);楞緣(楞角邊緣);楞角(物體的邊角或尖角)
(3) 物體上一條條凸起來的部分 [ridge]。如:楞坎(地面突起的陡坎子);楞楞(凸起顯露的樣子)
(4) 另見
基本詞義
◎ 楞
〈形〉
(1) 失神、發呆 [stupified]
班驚楞,逡巡來答。——干寶《搜神記》
(2) 又如:楞子眼(因酒醉或其他原因而眼神呆滯);楞楞 (傻傻的模樣);楞神(失神、發呆);楞然(驚奇發呆貌);楞中楞(發呆貌);楞柯柯(亦作“楞磕磕”、“楞呵呵”。形容發呆的樣子)
(3) 兇狠;蠻橫 [ferous]。如:楞層(威猛、嚴厲的樣子);楞不講理
(4) 冒失,魯莽 [rash]。如:楞人(冒失莽撞的人);楞伙子(冒失的小伙子);楞子(指粗魯莽撞的人)
(5) 另見
康熙字典
楞【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與棱同。
又楞嚴,浮屠書名。四方木。從罒,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棱【卷六】【木部】
柧也。從木夌聲。魯登切
說文解字注
(棱)柧也。從木。夌聲。魯登切。六部。俗作楞。
- 楞的詞語 組詞
- 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