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倞
〈形〉
(1) 強 [strong]
秉心無競。…“競”字唐《開成石經》皆作“倞”。——《詩·大雅》
(2) 另見
基本詞義
◎ 倞
〈動〉
(1) 索取;求 [ask for]
祊之為言倞也。——《禮記》。注:“倞猶索也,倞或為諒。”
(2) 另見
康熙字典
倞【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渠映切,音競。《說文》彊也。
又《集韻》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諒。遠也。
又《禮·郊特牲》祊之爲言倞也。《註》倞猶索也。倞或爲諒。
又《開元五經文字》讀彊去聲,其亮切。強也。《詩·大雅》秉心無倞。《又》無倞維人。今俱作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倞【卷八】【人部】
彊也。從人京聲。渠竟切
說文解字注
(倞)彊也。廣雅。倞、強也。按大雅無競維人傳曰。無競、競也。箋云。競、彊也。秉心無競傳曰。競、彊也。周頌無競維人傳曰。競、彊也。執競武王傳曰。執競、競也。箋云。競、彊也。按傳、箋皆謂競爲倞之假借字也。郊特牲。祊之爲言倞也。注。倞猶索也。倞不訓索。而與水部之滰音同。滰者、浚乾漬米也。索求神似之。從人。京聲。渠竟切。古音在十部。亦作傹。
- 倞的詞語
- 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