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d/file/zi/zidian17331.png)
間
部首門部 總筆畫7畫 結(jié)構(gòu)上三包圍
五筆UJD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95F4
筆順丶丨フ丨フ一一
名稱點(diǎn)、豎、橫折鉤、豎、橫折、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間(間)
⒈ ?兩段時(shí)間或兩種事物相接的地方:中間。間距。間奏。天地之間。
⒉ ?在一定空間或時(shí)間內(nèi):田間。人間。
⒊ ?房子內(nèi)隔成的部分:里間。衣帽間。間量。
⒋ ?量詞,房屋的最小單位:一間房。
其他字義
間(間)
⒈ ?空隙:間隙。當(dāng)間兒。親密無間。
⒉ ?隔開,不連接:間隔。間斷。間接。間日。間歇。黑白相間。
⒊ ?挑撥使人不和:離間。間諜。反間計(jì)。
⒋ ?拔去,除去:間苗。
⒌ ?偏僻的小路:間道。間行(從小路走)。
⒍ ?參與:“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異體字
- 間
- 閒
漢英互譯
among、between、separate、sow discord、space
造字法
會(huì)意:從門、從日
English
midpoint, space; place, locality
※ 間的意思、基本解釋,間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間
間、閒
〈名〉
(1) (間是后起字,本字作閒,本義見間
)(2) 中間;內(nèi) [between;among]
一動(dòng)一靜者,天地之閒也。——《禮記·樂記》
而獨(dú)閒數(shù)百千里。——《漢書·嚴(yán)助傳》。注:“中間也。”
攘臂于其閒。——《莊子·人間世》。司馬注:“猶里也。”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 唐· 王之渙《涼州詞》
林間窺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間。——明·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滿井游記》
達(dá)于縉紳間。——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出于其間。——蔡元培《圖畫》
(3) 又如:兩地之間;上下之間;左右之間;半中間;兩個(gè)高樓間的小弄;兩個(gè)電極間的真空
(4) 一會(huì)兒,頃刻 [a moment]
莫然有間,而子桑戶 。——《莊子·大宗師》
乃留止閒曰。——《戰(zhàn)國策·秦策》
(5) 又如:間不容息(其時(shí)間不容喘息。比喻時(shí)間短促)
(6) 近來 [recent]
帝間顏色瘦黑。——《漢書·敘傳上》
(7) 姓(閒)
詞性變化
◎ 間
間
〈量〉
(1) 表示房屋的量詞
安得廣廈千萬間。——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2) 又如:一間臥室;三間門面
(3) 另見
;(4) “間”另見
基本詞義
◎ 間
間、閒
〈名〉
(1) (會(huì)意。古寫作“閒”,“間”是后起字。金文,從門,從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開門月入,門有縫而月光可入。”(
) 本義:門縫)(2) 同本義。泛指縫隙;空隙 [gap;space between]
閒,隙也。從門,中見月。會(huì)意。——《說文》
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墨子經(jīng)》
其閒不能以寸。——《孟子》
從門閒而窺其夫。—《史記·管晏傳》
彼節(jié)者有間。——《莊子·養(yǎng)生主》
以無厚入有間。
得間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錄> 后序》
(3) 又如:間出(乘隙私出,微行);間缺(空隙);間蹊(小道);間徑(小道;僻路)
(4) 隔閡;嫌隙 [estrangement]
時(shí)將有反,事將有間。——《國語·越語下》
(5) 間諜 [spy]。如:間使(密使);間騎(騎兵偵察員);間者(探子);間事(用間諜之事);間人(內(nèi)奸)
詞性變化
◎ 間
間
〈動(dòng)〉
(1) 挑拔,使人不和 [sow discord]
讒人間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 又如:離間(挑拔使之不和睦);間構(gòu)(離間構(gòu)陷,挑拔中傷);間疏(離間);間貳(離間);間書(用以挑拔是非的信)
(3) 拔去多余的植株、去掉[林中]多余的樹(使其他的苗或樹能更好地生長) [thin out]。如:間玉米苗
(4) 隔開間隔 [keep apart;at a distance from]
楓松相間。——《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病間月。——清· 方苞《獄中雜記》
(5) 又如:間行(拉開距離行進(jìn));間闊(久別;遠(yuǎn)離);間歲(隔一年);間世(隔代)
(6) 夾雜;參雜 [be intermingled;be mixed up with]
中間力拉。——《虞初新志·秋聲詩序》
(7) 又如:間色(雜);間錯(cuò)(間雜);間編(編次雜亂);間廁(夾雜);間詁(夾注)
(8) 非難;毀謗 [blame;reproach;slander]。如:間然(非議);間廢(不以為然而廢棄);間言(非議);間非(責(zé)怪);間謗(毀謗)
(9) 參與[participate]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左傳·莊公十年》
(10) 更迭;交替 [do sth.alternately]
異才復(fù)間出,周道日惟新。——杜甫《別蔡十四著作》
(11) 又如:間歌(古時(shí)吹笙和唱歌相交替的一種禮制);間出(隔世而出);間生(隔世而生)
◎ 間
間
〈副〉
(1) 間或,斷斷續(xù)續(xù) [sometimes]
時(shí)時(shí)而間進(jìn)。——《戰(zhàn)國策·齊策》
間道經(jīng)其門。——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間以詩記所遭。——宋· 文天祥《<指南錄> 后序》
間則躡屐。——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2) 秘密,暗中(隔開眾人,使自己隱而不現(xiàn)) [in secret]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史記·陳涉世家》
侯生乃屏人間語。——《史記·魏公子列傳》
(3) 另見
康熙字典
閒【戌集上】【門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huì)》居閑切《正韻》居顏切,
音蕑。《說文》隙也。從門從月。會(huì)意,亦形。《徐鍇曰》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
也。《禮·樂記》一動(dòng)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
又《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dāng)?shù),終不聽。《註》居中爲(wèi)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
又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yuǎn)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jì)》願(yuàn)請(qǐng)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qǐng)容暇之頃,當(dāng)有所也。
又也。《釋名》閒,
也。事功
省也。
又車聲也。《詩·小雅》閒關(guān)車之
兮。《傳》閒關(guān),設(shè)
聲也。
又黃閒,弩名。《前漢·李廣傳》射以大黃。《註》黃肩弩。晉灼曰:卽黃閒,大黃,其大者也。
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閒。
又人名。《史記·項(xiàng)羽紀(jì)》田角弟田閒,故齊將。
又《樂毅傳》以樂毅子閒爲(wèi)昌國君。《註》閒,紀(jì)閒反。
又《集韻》《韻會(huì)》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集韻》安也。《詩·周南·窈窕淑女傳》言后妃有關(guān)雎之德,是幽閒貞專之善女。《朱傳》有幽閒貞靜之德。《左傳·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閒民無職事者所出。《釋文》
音閑。《禮·王制》其餘以祿士,以爲(wèi)閒田。《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乃屛人閒語。《註》閒音閑。謂靜語也。
又《司馬相如傳》雍容閒雅,甚都。《註》韋昭曰:閒,讀曰閑。
又也。《禮·曲禮》少閒願(yuàn)有復(fù)也。《註》言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
又《廣韻》近也。《左傳·成十六年》以君之靈,閒蒙甲冑。《註》閒,猶近也。
又《廣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huì)》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襉。《爾雅·釋詁》代也。《書·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獄庶愼,時(shí)則勿有閒之。《傳》閒,代也。《詩·周頌》皇以閒之。《儀禮·燕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
又《爾雅·釋言》俔也。《註》左傳謂之諜。今之細(xì)作也。《釋文》閒音諫。
又《博雅》?也。《釋文》卽
謗之
。
又《廣韻》厠也。《易·屯卦註》固志同好,不容他閒。正義曰:閒者,厠也。五應(yīng)在二,是堅(jiān)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遠(yuǎn)閒親,新閒舊。《釋文》閒,閒厠之閒。
又迭也。《書·益稷》笙鏞以閒。《傳》閒,迭也。《疏》更迭閒厠,相代之義,故閒爲(wèi)迭也。吹笙擊鐘,更迭而作。
又隔也。《前漢·楚元王傳》或脫,或閒編。《註》閒,古莧反。謂舊編爛絕,就更次之,前後錯(cuò)亂也。《韋
成傳》閒歲而祫。《註》閒歲,隔一歲也。
又與也。《左傳·莊十年》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qǐng)見,其鄕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註》閒,猶與也。
又空也。《前漢·高帝紀(jì)》步從閒道走軍。《註》閒,空也。投空而行,不公顯也。
又離也。《晉語》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註》閒,離也。
又遠(yuǎn)也。《淮南子·俶眞訓(xùn)》溝中之?dāng)啵瑒t醜美有閒矣。《註》閒,遠(yuǎn)也。
又非正色曰閒。《詩·衞風(fēng)·綠兮衣兮傳》綠,閒色。
又《廣韻》瘳也。《正字通》病恆在身,無少空,今病旣損有空
,故謂病瘳爲(wèi)閒也。
又送也。
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閒。
又致曰閒。《左傳·定四年》閒
王室。
又以計(jì)愚敵曰反閒。孫子兵法,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也。
又地名。《戰(zhàn)國策》割河閒以事秦。《註》閒音諫。趙地。
又《集韻》賈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閒。◎按陸德明音義,閒如字,無作上聲讀者。未知集韻何據(jù)。
又《博雅》閒,覗也。《釋文》閒,孤限切。覗,音司。
又《集韻》下瞎切,音。《爾雅·釋詁》代也。施乾讀。
又《韻補(bǔ)》葉音巾。《高彪詩》人有計(jì)策,六奇五閒。總茲三事,謀則咨詢。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閒【卷十二】【門部】
也。從門從月。
,古文閒。古閑切〖注〗徐鍇曰:“夫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
也。” 〖注〗
,古文。
說文解字注
(閒)隙也。隙者、壁際也。引申之、凡有兩邊有中者皆謂之隙。隙謂之閒。閒者、門開則中爲(wèi)際。凡罅縫皆曰閒。其爲(wèi)有兩有中一也。攷工記說鐘銑與銑之閒曰銑閒。篆與篆、與
、鉦與鉦之閒曰篆閒
閒鉦閒。病與瘳之閒曰病閒。語之小止曰言之閒。閒者、稍暇也。故曰閒暇。今人分別其音爲(wèi)戶閑切。或以閑代之。閒者、隙之可尋者也。故曰閒廁、曰閒迭、曰閒隔、曰閒諜。今人分別其音爲(wèi)古莧切。釋詁、毛傳曰。閒、代也。釋言曰。閒、俔也。人部曰。俔、閒見也。廠部曰。?、石閒見也。今音皆去聲。凡自其單出言之曰閒。從門月。會(huì)意也。門開而月入。門有縫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古閑切。十四部。
()古文閒。此篆各本體誤。汗
等書皆誤。今攷正。與古文恒同。中從古文月也。
- 間的詞語 組詞
- 間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