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患
〈動〉
(1) (形聲。從心,毌
)聲。“串”即“毌”(貫)字。本義:擔憂,憂慮(2) 同本義 [worry about]
患,憂也。——《說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書文止于一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春秋·繁露》
患貨之不足。——《國語·晉語》
患秦兵之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患志之不立。——《世說新語·自新》
何患不能。——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3) 又如:患累(憂患);患御(害怕服兵役);患憂(憂患);患失(生怕失去)
(4) 憎惡;討厭;厭煩 [detest]
患,惡也。——《廣雅·釋詁三》
戊不好學患 申公。——《漢書·申公傳》
(5) 又如:患苦(厭惡);患毒(痛恨);患惡(厭惡);患忌(嫌忌)
(6) 苦于 [suffer from]
患,苦也。——《廣雅》
近日南方賦重,北方患徭多,民困官貧,急宜省事。——《清史稿》
(7) 害病 [suffer from]。如:患肝炎;患麻疹;患重傷風
詞性變化
◎ 患
〈名〉
(1) 禍患,禍害 [calamity;trouble;peril]
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書·說命中》
論倫無患。——《禮記·樂記》
此陰陽不適之患也。——《呂氏春秋·重己》
惡為君之患也。——《呂氏春秋·貴生》
無敵國外患。——《孟子·告子下》
為鄉里所患。——《世說新語·自新》
為操后患。——《資治通鑒》
用兵之患。
(2) 又如:水患;河患。如:患咎(災禍);患害(禍害);患禍(禍患)
(3) 疾病;毛病 [disease]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4) 又如:患子(病人);患處;防患于未然;后患無窮;有備無患;消除后患
康熙字典
患【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宦。《說文》憂也。《玉篇》禍也,疾也。《廣韻》惡也,苦也。
又姓。
又葉胡玩切,音換。《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如何乗苦心,矧復値秋晏。
又《韻補》葉熒絹切,音院。《蘇軾·謝吳山神文》西湖堙塞,積歲之患。禱於有神,隂假其便。
又葉胡關切,音還。《賈誼·服賦》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摶。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張華·鷦鷯賦》動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順理,與物無患。◎按摶,安二字寒韻,還字山韻,古通。
又葉胡涓切,音懸。《晉·樂章明君篇》雖欲盡忠誠,結舌不能言。結舌亦何憚,盡忠爲身患。〇按言字元韻,懸字先韻,古通。《精薀》一中爲忠,二中爲患。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患【卷十】【心部】
憂也。從心上貫吅,吅亦聲。,古文從關省。,亦古文患。胡丱切〖注〗,同。,亦古文。
說文解字注
(患)也。從心上貫吅。吅亦聲。此八字乃淺人所改竄。古本當作從心毌聲四字。毌貫古今字。古形橫直無一定。如目字偏旁皆作?。患字上從毌。或橫之作申。而又析爲二中之形。葢恐類於?也。春秋繁露曰。心止於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董氏所說固非字之本形矣。古毌多作串。廣韻曰。串、穿也。親串卽親毌。貫、習也。大雅。串夷載路。傳曰。串、習也。葢其字本作毌。爲慣摜字之叚。借也。廣韻又謂炙肉之器爲丳。初限切。亦毌字之變體也。患胡丱切。十四部。舊多讀平聲。
()古文從關省。以關省爲聲也。關從聲。從卝聲。卝者、從說文卵字。
()亦古文患。
- 患的詞語 組詞
- 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