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歡【辰集下】【欠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8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
呼官切,音讙。《說文》喜樂也。《徐曰》喜動(dòng)聲氣,故從欠。《禮·檀弓》啜菽飮水盡其歡。
又《樂記》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亦作懽。《孝經(jīng)·孝治章》故得萬國(guó)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又作驩。《孟子》驩虞如也。《前漢·王褒傳》驩然交欣。
又合歡,漢殿名。《班固·西部賦》後宮則有合歡增成。
又樹名。《崔豹·古今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jié),樹之階庭,使人不忿。
又竹名。《僧贊寧·筍譜》雙稍竹出九疑山,筍長(zhǎng),獨(dú)莖。及生枝葉卽分爲(wèi)兩梢,謂之合歡竹。
又橘名。《廣輿記》荊州江陵有合歡橘。
又歡伯,酒也。《焦氏易林》酒爲(wèi)歡伯,除憂來樂。
又《韻補(bǔ)》葉許元切,音暄。《魏韋誕·親蠶頌》同碩慶于生民,發(fā)三靈之永歡。苞繁祐于萬國(guó),卷福釐以言旋。《集韻》或作孉。亦作〈女歡〉。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歡【卷八】【欠部】
喜樂也。從欠雚聲。呼官切
說文解字注
(歡)喜樂也。從欠。雚聲。呼官切。十四部。孟子借驩爲(wèi)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