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霏
〈形〉
(1) (形聲。從雨,非聲。本義:雨雪很盛的樣子)
(2) 同本義 [falling thick and fast]
雨雪其霏。——《詩·邶風·北風》
(3) 又如:霏雪(紛飛的雪花);霏落(紛紛散落)
(4) 煙云氣很濃密的樣子 [dense]
駱驛縱橫,煙霏雨散。——《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
詞性變化
◎ 霏
〈名〉
彌漫的云氣 [cloud]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 霏
〈動〉
(1) 飄灑,飛揚 [float]。如:霏紅(飛紅。指花瓣飄落);霏煙(飄飛的云霧);霏微(指煙霧、細雨等到處飄散)
(2) 彌漫,籠罩 [surround]。如:霏霧(飄浮的云霧);霏彌(飄溢)
康熙字典
霏【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8畫
〔古文〕?《唐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菲。《說文》雨雪貌。從雨非聲。《集韻》雰也。《詩·邶風》雨雪其霏。《傳》霏,甚貌。
又《小雅》雨雪霏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霏【卷十一】【雨部】
雨雲皃。從雨非聲。芳非切〖注〗?,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