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惡
⒈ ?不好:惡感。惡果。惡劣。惡名。丑惡。
⒉ ?兇狠:惡霸。惡棍。險惡。兇惡。
⒊ ?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惡貫滿盈。
其他字義
惡
⒈ ?討厭,憎恨,與“好(
)”相對:可惡。厭惡。好( )惡。其他字義
惡(噁)
⒈ ?〔惡心〕要嘔吐的感覺;亦指對人和事的厭惡態度。
⒉ ?(噁)
其他字義
惡
⒈ ?古同“烏”,疑問詞,哪,何。
⒉ ?文言嘆詞,表示驚訝:惡,是何言也!
異體字
- 噁
- 惡
- 悪
- 僫
漢英互譯
badness、evil、ferocity、vice
相關字詞
好、美、愛、善
造字法
形聲:從心、亞聲
English
evil, wicked, bad, foul
※ 惡的意思、基本解釋,惡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惡
(1) 惡、噁
(2) 另見
基本詞義
◎ 惡
惡
〈名〉
(1) (形聲。從心,亞聲。本義:過失)
(2) 同本義 [fault]
惡,過也。——《說文》
惡上安西。——《顏氏家訓》
吾以志前惡。——《左傳·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惡揚善。——《易·象傳》
(3) 又如:惡惡從短(對于人的過失,不十分苛責,適可而止)
(4) 泛指一般罪惡 [evil]
惡積禍盈。——南朝齊· 丘遲《與陳伯之書》
(5) 又如:惡逆(奸惡逆亂。古代刑律十惡大罪之一);惡障(佛語。指 生、偷盜等妨礙修行的罪惡);惡頭兒(罪名);惡心錢兒(干壞事得來的錢財);惡孽(罪惡;弊病)
(6) 惡人;壞人 [evil person;villain]
元惡不待教而誅。——《荀子·王制》
(7) 又如:惡 都來(劊子手在刑場上逞威風而發出的叫喊聲。惡 :即兇神惡煞)
(8) 為一項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 [culprit]。如:首惡必辦,協從不問
詞性變化
◎ 惡
惡
〈形〉
(1) 丑陋 [ugly]
五曰惡。——《書·洪范》。傳:“丑陋也。”
人莫知其子之惡。——《禮記·大學》
惡者美之充也。——《管子·樞言》
今子美而我惡。——《韓非子·說林上》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 紂, 紂以為惡。——《戰國策·趙策》
昔賈大夫惡,取妻而美。——《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2) 又如:惡丈夫(丑陋漢子);惡女(容貌丑陋之女)
(3) 粗劣 [coarse]。如:惡食(粗劣的食物);惡衣(粗劣的衣服);惡札(柮劣的書札。多指書法不善,字跡欠佳)
(4) 壞;不好 [bad]
廉君宣惡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惡衣惡食,陋車駑馬。——《漢書·王莽傳上》
歲惡不入。——賈誼《論積貯疏》
(5) 又如:惡賓(不受歡迎的客人。即惡客);惡逆(不善,不順)
(6) 兇暴;兇猛 [fierce]。如:惡獰(兇惡猙獰);惡茶白賴(惡叉白賴。兇惡刁鉆,無理取鬧);惡賴富麗(無理貪求富有豪華。惡賴:無理取鬧,耍無賴)
(7) 污穢;骯臟 [dirty]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論語·鄉黨》
立廄中仆馬之間,惡氣襲衣裾,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8) 又如:惡路(惡露。婦女產后由陰道排出的液體);惡水(泔水);惡水缸兒(泔腳水缸)
(9) 令人難堪 [discomfiting]。如:惡戲(惡作劇);惡劇(惡作劇);惡謔(令人難堪的嘲弄)
(10) 惡毒 [venomous]。如:惡歆歆(兇狠惡毒的樣子);惡支沙(惡支 。惡狠狠地,十分兇惡的樣子);惡勢煞(兇惡的樣子)
(11) 庸俗 [vulgar]。如:惡辭(庸俗之詞);惡談(庸俗不堪的話);惡字(不堪入目的字眼)
(12) 貧瘠 [(of land) barren]
田雖薄惡,收可畝十石。——《齊民要術·耕田》
(13) 又如:惡郡(貧瘠荒遠的州郡);惡處(貧瘠的地方)
◎ 惡
惡
〈動〉
害;傷害或損害 [harm]。如:惡說(說話觸犯);惡訕(得罪);惡事(做壞事);惡款(作惡犯法的條款);惡盡人(把人都得罪了)
◎ 惡
惡
〈副〉
(1) 甚;很 [very] 表示程度。如:惡煩(非常煩惱)
(2) 另見
基本詞義
◎ 惡
惡
〈代〉
表示疑問,相當于“何”、“怎么” [what]
惡,安也。——《廣韻》
惡識宗?——《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棄父之命,惡用子矣!——《左傳·桓公十六年》
彼惡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惡能無紀。——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詞性變化
◎ 惡
惡
<嘆>
(1) 表示驚訝 [wu]
惡,是何言也?——《孟子》
惡,是何言。——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2) 另見
基本詞義
◎ 惡
惡
〈動〉
(1) 討厭;憎惡 [loathe;hate]
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冬。——《荀子·天論》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好逸惡勞。——清· 黃宗羲《原君》
怨惡其君。
(2) 又如:甚惡(討厭之極;非常討厭;反感之至);惡忌(厭惡猜忌);惡生(厭生);惡不去善(不因厭惡其人而抹 他的優點);惡 (厭惡 生);惡紫奪朱(厭惡以邪代正);惡嫌(討厭);惡憚(厭惡畏懼);惡識(冒犯;得罪);惡上(憎惡長上);這人真可惡;憎惡(憎恨;厭惡);深惡痛絕;惡惡(憎恨邪惡)
(3) 嫉妒 [be envious;be green with envy]
[劉]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資治通鑒》
(4) 誹謗;中傷 [slander]
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書·秦誓》
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師畏而惡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比而惡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人有惡蘇秦于 燕王者,曰:“ 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戰國策》
(5) 又如:惡訕(誹謗)
(6) 忌諱 [taboo]
大史典禮,執簡記奉諱惡。——《禮記》
詞性變化
◎ 惡
惡
〈形〉
(1) 羞恥,羞愧 [ashamed]
無蓋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2) 又如:惡囊(窩囊)
(3) 另見
康熙字典
惡【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音堊。《廣韻》不善也。從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
又醜陋也。《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
又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註》雖至敝盡,無瑕惡也。
又粗也。《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
又年兇曰歲惡。
又器物不良曰苦惡。
又糞穢也。《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靑蠅惡矣。《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
又多所不可曰性惡。《後漢·華陀傳》爲人性惡難得意。
又《廣韻》烏路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汙去聲。憎也,疾也。《左傳·隱三年》周鄭交惡。《註》兩相疾惡也。
又忌也。《禮·王制》奉諱惡。《註》奉謂進也,諱謂先生之名,惡謂子卯忌日,謂奉進於王,以所諱所惡也。
又恥也。《孟子》羞惡之心。
又《廣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韻會》汪烏切,音汙。安也,何也。《論語》惡乎成名。《孟子》居惡在。
又歎辭。《孟子》惡,是何言也。
又與滹同。《禮·禮器》晉人將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惡池。《古今字考》惡同滹,池同沱,卽滹沱河也。古但作亞,加心作惡。加言作?,轉註。因各轉聲成亞,惡,?三文。《集韻》?卽惡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惡【卷十】【心部】
過也。從心亞聲。烏各切
說文解字注
(惡)過也。人有過曰惡。有過而人憎之亦曰惡。本無去入之別。後人強分之。從心。亞聲。烏各切。五部。
- 惡的詞語 組詞
- 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