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剒
〈動(dòng)〉
(1) ;割 [behead]
剒, 也。——《說(shuō)文》
魚曰剒之。——《爾雅》
法剒。——《公羊傳·成公二年》
羌兩足以畢剒。——《楚辭·怨世》
刳肝剒趾。——《后漢書·董卓傳論》
(2) 琢磨,雕刻打磨 [carve and polish]
犀謂之剒。——《爾雅》。注:“謂治其樸,俱未成器,有此名也。”
康熙字典
剒【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倉(cāng)各切《韻會(huì)》淸各切《正韻》七各切,音錯(cuò)。《爾雅·釋器》犀謂之剒。《註》治樸之名。《疏》治其樸,俱未成器也。《玉篇》亦作錯(cuò)。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斮【卷十四】【斤部】
斬也。從斤昔聲。側(cè)略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斮)斬也。斬者、也。
者、
也。斫用衺。斮、
用正。從斤。?聲。側(cè)略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