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d/file/zi/zidian230.png)
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棕
⒈ ?〔棕櫚〕常綠喬木,莖直立不分枝,葉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稱“棕樹”。
⒉ ?〔棕毛〕棕櫚葉鞘的纖維,簡稱“棕”,如“棕繩”,“棕繃”,“棕帚”,“棕編”。
⒊ ?〔棕熊〕哺乳動物,體大,毛棕褐色。掌和肉可食,皮可制皮褥,膽可入藥。亦稱“馬熊”、“羆”;通稱“人熊”。
異體字
- 椶
- ?
漢英互譯
palm、palm fibre
造字法
形聲:從木、宗聲
English
hemp palm; palm tree
※ 棕的意思、基本解釋,棕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棕
椶
〈名〉
(1) 植物名。棕櫚的省稱 [palm]。本作椶
椶,栟櫚也?!墩f文》
(2) 又如:龍棕;蠟棕;扇棕;棕片(棕衣。棕皮);棕車(以棕為蓋頂的車);棕筍(棕櫚的花苞)
(3) 棕毛或棕片 [palm fiber]。如:棕笠;棕床;棕冠;棕帚;棕匠
(4) 棕色的染料 [brown dye]。如:酸性棕;堿性棕;直接棕
詞性變化
◎ 棕
〈形〉
棕毛的顏色,即褐色 [brown]。如:紅、黃、棕等各種顏色的布;棕人(指棕色人稱);棕綠(綠中泛棕色的一種顏色)
康熙字典
棕【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同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椶【卷六】【木部】
栟櫚也??勺鬏?。從木?聲。子紅切
說文解字注
(椶)栟櫚也?;ビ栆病J穸假x椶枒楔樅。四木名也。從木。?聲。子紅切。九部。按椶與召南之緫音義略同。毛曰。緫、數也。數讀數罟之數??勺鬏?。艸部曰。萆、雨衣。一名衰衣。按可作萆之文、不系於栟下而系椶下者。此樹有葉無枝。其皮曰椶??蔂懰?。故不系栟下也。椶本皮名。因以爲樹名。故栟閭與椶得互訓也。張揖注上林賦曰。并閭、椶也。皮可以爲索。今之椶繩也。玉篇云。椶櫚一名蒲葵。今按南方艸木狀云。蒲葵如栟櫚而柔薄。可爲簦笠。出龍川。是蒲葵與椶樹各物也。謝安之蒲葵扇、今江蘇所謂芭蕉扇也。椶葉縷析。不似蒲葵葉成片可爲笠與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