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倘
另見
基本詞義
◎ 倘
〈連〉
(1) 表示假設。同“黨”、“儻” [if in case]
倘三年猶不得。——清· 候方域《壯悔堂文集》
倘復請之。——清· 方苞《獄中雜記》
汝倘有靈。——清· 袁枚《祭妹文》
倘國人皆…奮斗。——孫文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倘若;倘或;倘或間;倘使;倘如;倘然(假如)
(3) 相當于“或許”、“大概” [perhaps]。如:倘來(不應得而得或無意中得到)
(4) 另見
康熙字典
倘【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齒兩切《正韻》昌兩切,音敞。忽止貌。
又《集韻》他朗切,湯上聲。義同。
又同儻。《莊子·在宥篇》雲將見之,倘然止。